Page 240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40
高 原 气 象 42 卷
236
图2 1980 -2014年模拟气温(上)和降水量(下)空间分布(a)及其订正前(b)和订正后(c)分别与观测值的空间偏差率分布图
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mulated temperature (up) and precipitation (down) (a) and the spatial deviation rates of
the pre-revised (b) and post-revised (c) analog value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from 1980 to 2014
利用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陕甘宁三省 力, 自变量为平均气温和降水量。R 表示相关系
区 1985 -2019年年均气候生产潜力, 发现该值与同 数。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 t 检验法,
时段研究区主要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达 0. 63, 通过 通过气温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地区定义为气温驱动
了 P<0. 01 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该模型在陕甘宁 型; 通过降水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地区定义为降水驱
三省区的适用性较好。且此方法使用数据量较小, 动型; 同时通过气温与降水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地区
便于计算, 因此本文将使用该模型计算陕甘宁三省 定义为气温降水驱动型, 其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其计算公式为: t = R xy,z n - m - 1 (5)
P = 30000 × [1 - e -0.0009695(V - 20 ) ] (1) 1 - R 2 xy,z
V = 1.05R / 1 + (1.05R/L ) 2 (2) 式中: R xy, z 为偏相关系数; n 为样本数; m 为自变量
个数, 取值为2。
L = 300 + 25 × T + 0.05 × T 3 (3)
式中: P 为气候生产潜力(单位: kg·hm ·a ); V 为 3 结果与分析
-1
-2
实际年蒸散量(单位: mm); L 为年平均蒸散量(单
3. 1 陕甘宁三省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特征
位: mm); R 为年降水量(单位: mm); T 为年平均
3. 1. 1 SSP126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分布特征
气温(单位: ℃)。
从图 3(a)可知, SSP126 路径下未来植被气候
2. 3. 3 偏相关分析
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变化范围为 1662. 9~
偏相关分析是在不考虑其他要素影响的前提
14262. 5 kg·hm ·a , 其中, 陕南地区由于气温和
-1
-2
下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利用偏相关
降水相对丰富,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最高; 河西走廊
分析法研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 降水的偏相
受大陆性气候和地形影响,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关系数, 探讨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机制。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相对最低, 空间差异较大。从陕
R xy - R xz R yz
R xy,z = (4) 甘宁三省区增加和减少的区域分布来看[图 3(b),
( 1 - R xz ( 1 - R yz ) (c)], SSP126 路径下 2025 -2100 年植被气候生产
)
2
2
式中: R xy, z 表示固定自变量 z之后因变量 x与自变量 潜力减少的范围空间占比为 40. 7%, 主要集中在陕
y 的偏相关系数, 这里因变量为植被气候生产潜 北榆林、 延安, 甘肃白银、 兰州、 临夏、 定西、 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