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42

高     原      气     象                                 42 卷
              238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并且, 兰州                            少 了 0~2. 7%,  占 比 为 2. 4%。 SSP126 路 径[图 4
             以东的增量整体大于河西走廊。                                    (a)]减少的地区和幅度与 SSP245 类似, 空间占比
             3. 1. 3 SSP585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分布特征                      为 2. 2%。SSP585路径[图 4(c)]与其他两条路径不
                  SSP585 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幅                       同,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基于基准期全部增加。总体
                                      -1
                                   -2
             度达到 12932. 3 kg·hm ·a , 大于其他两个路径                   来看, 大部分地区在不同路径下基于基准期的植被
                                                -1
                                             -2
             [图 3(g)]。最小值为 1913 kg·hm ·a , 位于甘肃                 气候生产潜力显著增加, 按照空间占比由大到小依
                                             -2
             西北部, 最大值为 14845. 3 kg·hm ·a , 位于陕南                 次 为 SSP585(100%)、  SSP126(97. 8%)、  SSP245
                                                -1
             地区, 整体依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SSP585 路径                        (97. 6%)。其中, 甘肃省除上述部分减少的区域
             的空间斜率[图 3(h)]和增量[图 3(i)]均大于其他                      外, 其他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则显著增加。三条
             两个路径。斜率为正的空间范围达到 99. 1%, 且超                        路径在河西走廊的兰州、 白银、 武威、 金昌、 张掖、
             过 69. 1% 的地区斜率大于 20。甘肃金昌以东植被                       酒泉等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较历史基准期显著
             气候生产潜力的增量呈现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 金                            提高, 增幅分别集中在 10%~40%(SSP126)、 10%~
             昌以西则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 且超过                             30%(SSP245)、 10%~56. 1%(SSP585)。可见, 未来
             71. 4% 的地区增量集中在 10%~30%。对比发现,                      不同路径下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环境都将显著改
             陕北榆林、 延安, 陕南汉中、 安康, 宁夏大部以及                         善,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将不断增加。另外, 陕西省
             甘肃武威、 白银等地斜率超过 30, 占比为 29. 7%。                     在 SSP126和 SSP245路径下大部分地区增加了 5%~
             这与 SSP245 路径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 与 SSP126                    10%, 在 SSP585路径下陕南地区增加了 10%~15%,
             路径相反。同时发现, 甘肃民勤变化率出现极大                             陕西中部和北部则增加更为明显,在 15%~20%。宁
             值 ,  植 被 气 候 生 产 潜 力 增 加 超 过 50%,  这 又 与           夏不同路径增幅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尤其是吴忠、
             SSP126 路径较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 河西走廊                         银川以及石嘴山地区增加最多, SSP585 路径下植
             除酒泉市瓜州县极少部分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被 气 候 生 产 潜 力 增 加 最 多 ,  增 加 了 10%~30%,
             呈下降趋势以外, 大部分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显                            SSP126路径和SSP245路径下增加了0%~20%。
             著增加(P<0. 01)。总体来看, SSP585 路径下未来                    3. 2 陕甘宁三省区气候变化特征
             气候生产潜力无论是增加趋势还是增加的面积均                                  将不同路径的气候空间变化趋势(2025 -2100
             大于其他两个路径。                                          年)与历史基准期(1960 -2019年)进行对比发现(图
             3. 1. 4 不同路径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                          5), SSP126 路径下[图 5(a)]有 30. 07% 的地区依旧
                  将 1960 -2019 年的历史平均植被气候生产潜                    保持暖干趋势(P<0. 01), 16. 9%的地区由“暖干型”
             力作为基准期, 得到不同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向“暖湿型”转变(P<0. 01), 转变的地区有陕西渭
             的距平变化率(图 4)。对比发现, 植被气候生产潜                          南、 咸阳、 西安、 宝鸡、 汉中中西部, 甘肃陇南以及
             力距平减小的区域极少。其中, SSP245 路径[图 4                       宁夏石嘴山。此外, 有 32. 4% 的地区依旧保持暖湿
             (b)]与基准期相比, 甘肃天水秦州区、 甘谷县东                          趋势(P<0. 01), 另外陕西榆林, 宁夏吴忠、 中卫沙
             南、 麦积区西北, 陇南礼县、 西和县北部、 武都区                         坡头区, 甘肃景泰县、 兰州永登、 皋兰西部及兰州
             西北、 文县以及白银市会宁南部、 通渭北部地区减                           城区, 临夏永靖县、 临夏县, 甘南夏河县, 嘉峪关


















                                   图4 不同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距平变化率空间分布(单位: %)
                             Fig. 4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percentage variation of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anomaly of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paths. Unit: %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