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
P. 26
6 期 曹言超等: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对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影响 1389
在北印度洋、MC 区域以及东海南海偏多(偏少)而 用。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是地面与大气进行热量
在印度北部、华东以及西北太平洋区域偏少(偏多)。 交换的主要方式(李国平,2002)。从多雪年和少雪
年高原及高原四周春季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异
4 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影响 BSISO 的
常及合成差值场(图 3)中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春季
物理机制
积雪深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高原热力状态发生显著
4. 1 地表感热、潜热通量 改变。在多雪年的春季,青藏高原主体的感热通量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热 较少雪年时偏小,其中高原中部部分区域以及高原
力作用在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域可以少 20 W·m 以上;高
-2
图3 青藏高原春季感热通量(左,彩色区)和潜热通量(右,彩色区)在多雪年(a,d)和少雪年(b,e)的异常以及
-2
它们的合成差值场(c,f)(单位:W·m )
标有点号的区域表示通过90%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
Fig. 3 The composite sensible heat flux(left,color area)and latent heat(right,color area)anomalies for the
-2
excessive(a,d),reduced(b,e)TPSD springs and their differences(c,f). Unit:W·m . The area marked
with dotter represent exceed the 90% confidence level of Student’s t-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