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83

1 期       刘宜纲等:区域气候模式RegCM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土壤水分输送的模拟分析                                       81
               据(CRA-40),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 CRA-40的产品                     由于本文主要侧重于地表土壤水文过程的分析,因
               对比评估结果,CRA-40 在中国区域与人工观测资                         此首先有必要比较两种方案在高原不同区域计算
               料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小而相关系数较高,表明                            的土壤水属性的差异(图 1)。本文将 1. 0 m 以上的
               CRA-40数据的精度优于其余产品。                                土壤深度定义为浅层土壤,1. 0~2. 0 m 范围内的土
               3. 3  评估方法                                        壤深度定义为中层土壤,2. 0 m 以下定义为深层土

                   选用平均绝对误差(MAE)与相关系数(r)分别                       壤。原方案在高原西部与中部计算得出的各土壤
               对砾石参数化方案与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在                             水属性在整层土壤中均为常数,而砾石方案由于考
               高原不同区域模拟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检验,公                            虑了高原地区砾石含量高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的
               式如下:                                              各土壤水属性随土壤深度而变化。
                                   1  N                              砾石方案在高原西部计算的矿质土壤 B指数在
                            MAE =    ∑ | M i - R i |     (1)
                                   N i = 1                       整层土壤中均大于原方案,两种方案的差异在土壤
                                       -        -
                               N  (M i - M ) ( R i - R )         中层以下达到最大。砾石方案在高原中部计算的
                    r =     ∑ i = 1                      (2)     矿质土壤 B 指数在土壤浅层大于原方案,在中层迅
                                                    -
                                    -
                            N  (M i - M ) 2  N  ( R i - R ) 2
                         ∑ i = 1         ∑ i = 1
                                                                 速回落并小于原方案,两种方案的差异在浅层达到
               式中: M i 为模拟结果; R i 为参照数据; N为样本数。                  最大。砾石方案在高原东南部计算的矿质土壤 B指
                                                                 数与原方案的垂直变化较为一致,但在整层土壤中
               4   结果与分析
                                                                 均小于原方案。砾石方案在高原西部计算的矿质
               4. 1  土壤水属性分析                                     土壤孔隙度在整层土壤中均小于原方案,两种方案
                   在 RegCM4. 7 模式中,B 指数的改变会引起土                   的差异在中层以下达到最大。砾石方案在高原中
               壤导水率与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而改变土壤体积含                            部计算的矿质土壤孔隙度在土壤浅层小于原方案,
               水量的变化率;土壤孔隙度是影响水分传输的关键                            中层以下快速上升,两种方案的差异在浅层达到最
               属性;土壤基质势同样会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                            大。砾石方案在高原东南部计算的矿质土壤孔隙
               化率;土壤饱和导水率决定了土壤最大渗透能力。                            度的垂直变化与高原中部较为相似。






































                                         图1  两种方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计算的各土壤水属性
                    Fig. 1  The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calculated by the two schemes over the different area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