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164

第 45 卷                马泗洲,等: 地应力对岩体预裂爆破成缝过程的影响                                  第 9 期

               displacements, which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evolution of circumferential tensile stress and particle displacement vectors.
               Moreover, a crack coalescence criterion in presplit blasting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whether inter-borehole cracks penetrate
               based on the damage theory of stress wave super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ge diameter and hole spacing under
               various in-situ stress can guide the arrangement of boreholes, thus improving the presplit blasting effectiveness for deep rock.
               Keywords:  presplit blasting; in-situ stress; crack coalescence mechanism; theoretical model; deep rock

                   预裂爆破是岩体开挖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在主爆区爆破前沿设计轮廓线预先生
               成一条贯通裂缝,从而改善主爆区岩体破碎效果并降低围岩爆破振动                                [1-2] 。预裂爆破效果不仅与岩体力
               学性质和布孔方式相关,更依赖于岩体赋存的地质环境。随着地下工程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岩体开挖深
               度不断增加。浅部岩体所受地应力较低,地压对岩体预裂爆破影响较小。然而,深部岩体所受地应力较
               高,高地压强约束条件下,岩体预裂爆破会表现出与浅部不同的力学行为                                [3-4] 。
                   20  世纪  60  年代,Langefors 等 [5]  首次开展了光面爆破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爆破效果。在光面
               爆破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预裂爆破技术。这                         2  种技术都被归类为周边爆破技术,或者称为轮
                         [6]
               廓爆破技术 。Nicholls 等      [7]  考虑了地应力的影响,率先开展了露天花岗岩原位预裂爆破试验,研究发现
               爆破主裂纹的扩展方向始终与水平应力方向保持一致。受到这一研究的启发,Yang                                     等  [8]  开展了单向压
               力下岩体深孔预裂爆破模型试验,发现当压力方向与炮孔连线垂直时,预裂成缝效果较差,而当压力方
               向与炮孔连线平行时,裂纹在孔间容易贯通。在工程实践方面,Lu                            等 [9]  总结了国内大型地下厂房的岩体
               开挖程序及轮廓爆破方式,讨论了地应力对深埋岩体预裂爆破的影响,并针对水平应力较高的工程岩体
               提出了先拉槽再预裂的爆破开挖方案。Hu                   等 [10]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深谷高边坡预裂爆破损伤机理,发
               现地应力对岩体爆破裂纹扩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指出传统的预裂爆破方法无法实现岩体理想的开
               挖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众多学者又相继开展了预应力下聚能爆破                              [11]  和切缝爆破  [12]  等新型控制爆破技
               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数值模拟在岩体爆炸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丰富研究数据和信息,还能为深
               入解析岩体爆破损伤机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13] 。白羽 [14]  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环境下进行有
               限元编程,建立了地应力下岩体双孔爆破损伤力学模型,并模拟了爆破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行为,发现爆
               炸应力波在裂纹萌生阶段起主导作用,而爆生气体压力则会促使裂纹进一步扩展和贯通。杨建华等                                              [15]
               将多孔爆破简化为双孔爆破模型,采用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耦合法模拟了孔间裂纹传播及贯通过程,并通过分析炮孔周围环向应力场的演化和分布特征,揭示了地
               应力下多孔爆破的破岩机制。Li 等              [16]  探讨了地应力作用下深埋隧洞轮廓爆破的超/欠挖问题,通过对隧
               洞顶板和侧壁进行受力分析,总结了爆破损伤特征,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不同压力条件下隧洞周
               边爆破裂纹的扩展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Lu                           等  [17]  利用自主开发的数值分析软件            FDEM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研究了初始应力、孔间距和径向不耦合系数对爆炸应力叠加和孔间开裂
               特征的影响,为地应力影响下的轮廓爆破提供了思路,并通过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爆破开挖工程进行了
               有效性验证。
                   本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地应力对岩体预裂爆破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基于弹性
               力学中平面应变问题假设,建立地应力下岩体预裂爆破的理论模型。通过                                  Laplace 变换和数值反演的方
               法计算岩体爆炸应力的传播和衰减过程,并分析初始应力对岩体预裂爆破压力场分布的影响。结合应
               力波叠加破坏理论推导岩体预裂爆破孔间成缝时的判别条件,即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孔间成缝时炮孔间
               距与装药不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此外,依据室内小型岩石爆破实验,结合爆破裂纹分布特征与压力衰
               减曲线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通过验证的模型进一步模拟静水压力和非静水压力条件下岩体预裂
               爆破的损伤过程,并依据矢量演化揭示岩体预裂爆破时的成缝机制。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对岩体预裂爆
               破提供参数优化,优化方案不仅可以保证岩体预裂成缝,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围岩的破坏,以期为
               深部岩体预裂爆破提供理论参考。



                                                         095201-2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