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180

2110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式中,Δt 为采样时间间隔,且:                                  件下,图    5  中斜率为   2  的线即为高、低压转子的共同
                          (         )   Z ia,t −Z ib,t−∆t       工作线,其与高/低压激振共振转速线的交点即为
                         f Z ia,t −Z ib,t−∆t =

                                                                高/低压激振的临界转速。在给定参数条件下,高/低
                                       Z ia,t −Z ib,t−∆t
                  需要注意的是,不包含轴承座自由度时,AMDFD                       压激振的第      1、2  阶临界转速为      885/1857 r/min、1255/
              静摩擦片是静止的,因此            a  点的位移是动摩擦片的              2503 r/min,对应振型如图      6  所示。由于高、低压转子
              绝对位移。当考虑轴承座自由度时,静摩擦片的位                            激振的对应阶次的临界转速振型基本相同,因此为
              移就是对应轴承座自由度的位移,此时                   a  点的位移       节约篇幅,图      6  仅列出低压激振的临界转速振型。
              为动摩擦片的绝对位移与静摩擦片的位移之差。

              1.3    轴向电磁执行器模型

                                                                          0.2
                  根据式   (11),摩擦副产生的摩擦力与所受的正压
                                                                        Y  0
              力  N i, 有关。所设计的     AMDFD   使用电磁铁作为控制                                                  1.5
                  t
                                                                         −0.2
              摩擦副正压力的执行器,根据文献                [16],可以得到电                                        1.0
                                                                          0.2            0.5
              磁执行器所产生的正压力为:                                                  0             转子轴线 / m
                                                                          X   −0.2  0
                                         2 2
                                    µ 0 A 0 N i
                               N i,t =   0 c           (12)                     (a) 1阶临界转速处振型
                                      4s 2
                                        0                                   (a) Mode shape at the first critical speed
              式 中, μ 0 为 真 空 磁 导 率 ; A 0 为 电 磁 铁 的 磁 极 面 积 ;
              N 0 为电磁执行器的线圈匝数;s 0 为图            1  中电磁铁和
                                                                           0.4
              推力盘之间的轴向气隙;i c 为电磁执行器的控制电
              流。可见,当电磁执行器结构确定后,电磁执行器的                                    Y  0
              电磁力与控制电流         i c 的平方成正比。                                −0.4                        1.5

                                                                           0.4                  1.0
                                                                               0           0.5
              2    双  转  子  系  统  的  动  力  特  性                              X   −0.4  0     转子轴线 / m
                                                                                (b) 2阶临界转速处振型
                                                                           (b) Mode shape at the second critical speed
                  为了更好地抑制双转子系统过临界转速时的外
              传振动,首先对双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图 6 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处振型
                                                                 Fig. 6 Modal shapes of the dual rotor system at critical speed
              本文双转子系统的参数见文献               [11]。由于各个弹性
                               6
              支承的刚度均为        10  N/m  量级,而轴承座等效刚度本                  图  6  中转子轴线的     0  点表示了图     2  中风扇盘的
              文选取    10  N/m  量级,根据图   4,轴承座等效刚度与弹              位 置, X  和  Y  分 别 表 示 水 平 和 竖 直 方 向 的 振 型 比
                       8
              性支承刚度为串联关系,因此考虑轴承座自由度不                            例 。 绿 色 圆 锥 体 表 示 了 各个     AMDFD   所 在 的 位 置 ,
                                                                                                         #
                                                                                                      #
                                                                                                            #
              会对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有明显影响。为简化计                            沿转子轴线刻度增大的方向依次对应了                    1 、2 、3 和
                                                                                                       #
                                                                 #
              算,基于不考虑轴承座自由度的双转子系统模型,得                           5 支点。可见,对于前          2  阶临界转速,1 和  #  5 支点位
                                                                                          #
              到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图谱如图                 5  所示。            置振动均十分明显,而           2 和 #  3 支点位置的振动相对
                                                                较小。由于干摩擦阻尼器是依靠动、静摩擦片之间

                         高低压共同工作线          高压激振共振转速线
                         低压激振共振转速线                              的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力实现减振,相同的正压力下,
                    10000                                       相对滑动越剧烈则阻尼效果越明显。因此对于前
                                   ×2
                                                                                                5 支点会起到主
                                                                                                 #
                                                                  阶临界转速位置的振动抑制,1 和
                                                                                             #
                                                                2  导作用,该结论与文献       [11] 的结论一致。
                     8000
                   高压转速 / (r·min −1 )  6000                     3    AMDFD-双     转  子  系  统  的  支  承  外  传  振  动

                     4000
                     2000
                       0                                            主  动  控  制
                        0      2000      5000      8000             为了说明     AMDFD  对双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外传
                                            −1
                                低压转速 / (r·min )
                                                                振动的影响,分别基于转速区间开关控制器                     [11]  和无

                        图 5 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图谱                                         [12]
                                                                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对双转子系统过多阶临界转
                   Fig. 5 Critical speed map of the dual rotor system
                                                                速时支承结构外传振动抑制的有效性进行仿真。为
                  在高、低压转子为同向旋转且转速比为                   2  的条     节约篇幅,2     种控制器的详细介绍见文献              [11-12],本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