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渔业研究》2025年第5期
P. 123

664                                  渔  业  研  究                                     第 47 卷

              因相对表达量普遍升高,其中               A、F、G、H     家系       调约  15  倍,说明攻毒可诱导          tnf-α  介导的免疫应
              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家系(P<0.05) ,A               家系上        答,且   A、G   家系等应答更强烈(图          3f) 。


                             a)                                       b)
                        1 000                                      60
                                 对照组 Control group                         对照组 Control group
                                 攻毒组 Infected group  Ca                    攻毒组 Infected group  Aa Aa
                      补体C3含量/(μg/mL)  complement C3 content  600  Ca  Aa Ca Aa Ca  Ab Ba Aa  Ab  Aa Ca  Aa Ca  溶菌酶含量/(μg/mL)  LZM content  40  Aa Ca Aa Ca  Ba  Aa Ca  Aa Ca  Aa Ca
                                              Aa
                          800
                                                                                   Ba
                                                                                 Aa
                                                                             Aa
                          400 Aa
                                                                   20
                          200

                           0                                        0
                            A 家系  B 家系  C 家系  D 家系  E 家系  F 家系  G 家系  H 家系   A 家系  B 家系  C 家系  D 家系  E 家系  F 家系  G 家系  H 家系
                                                                                            Family G
                                           Family E
                                Family B
                                                   Family G
                                                                                    Family E
                                                                         Family B
                                                                                                Family H
                                                                                 Family D
                                                                                        Family F
                                               Family F
                                    Family C
                                                       Family H
                                                                             Family C
                                       Family D
                            Family A
                                                                     Family A
                                                 c)
                                              3
                                                     对照组 Control group
                                           酸性磷酸酶活性/(U/100 mL)  ACP vitality 2 1  Ab Aa  Aa Ba    Aa Ba Aa Ba Aa Ca Aa Aa  Ab Aa  Aa Ba
                                                     攻毒组 Infected group
                                              0
                                               A 家系  B 家系  C 家系  D 家系  E 家系  F 家系  G 家系  H 家系
                                                                  Family F
                                                   Family B
                                                              Family E
                                                                      Family G
                                                                          Family H
                                                          Family D
                                                       Family C
                                               Family A
                                      图 2    补体  C3(a) 、溶菌酶(b)和酸性磷酸酶(c)的活性
                                  Fig. 2    Results of complement C3 (a), LZM (b) and ACP (c) activities
                  注:同一家系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用小写字母表示(P<0.05) ;同一组别,不同家系之间差异显著性用大写字母
              表示(P<0.05) ;相同字母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以下同此。
                  No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same family are indicated by lowercase letters (P<0.05);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families  in  the  same  group  are  indicated  by  uppercase  letters  (P<0.05);  the  same  letter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t’s the same as below.

               2.4 适应性免疫应答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其余家系(B、D、F、H)攻毒组与对照组无显著
                  攻毒   24 h  后,适应性免疫基因相对表达量如                   差异,T   细胞抗原识别功能未受明显诱导(图                 4d) 。
              图  4  所示。各家系      mhc-Ⅰ、mhc-Ⅱ、IgM     基因相        在  cd4  基因表达上,A、G     家系攻毒组显著高于对照
              对表达量在攻毒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组和其他家系(P<0.05) ,反映攻毒促使这两个家系
              (图   4a、4b、4c) ,提示攻毒        24 h  未驱动这三类         辅助性   T  细胞相关功能的活跃,从而有利于免疫信

              基因的表达重塑;攻毒后,A、H                 家系   mhc-Ⅰ、      号传导;攻毒后,其他家系            cd4  基因表达变化不显
              mhc-Ⅱ、IgM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家系                      著,表明辅助性       T  细胞应答未被有效触发(图           4e) 。
              (P<0.05) ,说明大菱鲆不同家系存在遗传差异。                       在  cd8  基因表达上,A、C、E、G         家系攻毒组显著

              tcr、cd4、cd8  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显著的家系特异                    高于对照组(P<0.05) ,其中          A  家系显著高于其
              性差异。在     tcr 基因表达上,A、C、E、G          家系攻毒        他家系(P<0.05) ,说明攻毒可驱动这些家系细胞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其中           A、G   家系上调        毒性  T  细胞相关通路,增强细胞免疫杀伤潜力;家
              尤为明显,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 ,提示攻毒                      系  B、D、F、H    的  cd8  表达在攻毒前后差异小,表
              刺激可强效激活这两家系的             T  细胞抗原识别通路;            明细胞毒性     T  细胞应答未被显著激活(图           4f)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