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95

第 50 卷第 6 期         王   勇等:应急救援地理空间情报:概念特征、生成技术及应用实践                                 1117


                指令问答提示,利用 LLM 从多个灾难事件推文                         期间的视觉信息,实现事件类别与地理坐标的匹
                中提取出关键事件的摘要信息,在定性和定量评                           配。然而,由于用户习惯、隐私和平台限制,灾害
                价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性能。将 LLM 融入情报生                         图像中缺乏显性地理位置信息。针对这一问题,
                成 工 作 任 务 是 未 来 可 深 入 探 究 的 重 点 ,尤 其 是          学者们通过融合视觉图像与描述文本                  [32] 、手机信
                LLM 情报生成中的幻觉效应以及潜在 ER-Geo‑                      令 [40] 、遥感影像  [59] 等多模态数据,利用数据模态
                INT 的可发现性。                                      的互补特性提升灾害分析能力,并为应急救援提
                2.3.3 图像智能分析的灾损快速评估                             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基                             灾害图像智能分析技术是灾后评估中的关
                于图像智能的灾损快速识别在应急响应工作中                            键技术手段,能够快速有效地从遥感图像、实景
                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43-44] 。受灾区域的影像情报            照片和众源视频中提取灾损情报信息。然而,如
                数据具有不同视角和时间的视觉信息,可直观反                           何高效、精准地进行灾损情报的提取仍是一个亟
                映灾害严重程度,为灾损识别任务提供了多尺度                           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技术层面,随着灾害图像
                的情报支持     [45] 。                                信 息 的 增 多 ,图 像 传 输 面 临 着 高 带 宽 占 用 的 问
                    无人机和遥感卫星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广                         题 ,这 对 实 时 性 要 求 较 高 的 灾 害 评 估 造 成 了 挑
                覆 盖 等 优 势 ,能 够 快 速 获 取 灾 后 区 域 的 实 况 图          战。因此,智能分析算法在感知设备端进行边缘
                像。基于高空图像的灾损识别技术经历了目视                            化 和 轻 量 化 部 署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突 出 ;在 数 据 层
                检测、图像检测算法和智能算法驱动 3 个发展阶                         面,单一的图像数据往往存在视角和信息内容的
                段。文献[46]通过提供多样性的建筑物损伤数                          局限性,难以全面反映灾害的全貌。因此,多模
                据集,推动了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文献[47-                        态数据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融合现有的建筑足
                49]借鉴孪生神经网络思想,利用灾害前后的高                          迹、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实景三维等基础应急地
                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不同灾害条件下建筑物和                           理信息的技术方法亟需完善。
                基础设施的语义分割与损失分类;文献[50-52]为                       2.3.4 孕灾机理驱动的态势仿真推演
                了克服光学传感器在环境和天气变化中的成像                                孕灾机理通过解析灾害过程中级联效应引
                精度问题,采用全天候、高分辨率的 SAR 图像实                        发的情景要素关联状态变化与转化,进而推演不
                现地震后的快速损害评估。与俯视卫星视角不                            确定性灾害链的时空演变过程。其主要目的是
                同,地面监测设备多以近景视频的形式捕捉监控                           增强对级联灾害态势的认知和推演能力,辅助指
                区域动态变化。文献[53]结合地震监控视频、计                         挥决策者实现应急力量快速部署、自组网设备高
                算机视觉和时频分析技术,评估建筑结构损伤的                           效布设及应急资源科学规划。相关研究通常包
                可行性;文献[54]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实现                         括灾害链态势认知与态势推演。
                对水库库岸滑坡位移的非接触式定量监测。这                                灾害链态势认知旨在分析灾害演化各阶段
                些技术在灾害响应中为精确评估灾情、优化资源                           信息,构建如地震灾害链、地质灾害链等本体模
                调度和制定救援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型,定性或定量地分析灾害事件中要素演变规律
                    随 着 志 愿 地 理 信 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或概率。文献[60]提出了面向复杂灾害链时空
                information,VGI)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实时                   演 化 过 程 的 多 层 次 描 述 框 架 ,在 时 空 语 义 约 束
                灾害相关的图像数据迅速传播,视觉内容更直观                           下,定性解析了采矿沉降灾害链中现象层、变化
                地呈现灾害现场信息。文献[55]构建了用于灾                          元素层、抽象语义关联层和资源层的演化机制。
                种检测、信息分类和损害评估的社交媒体图像数                           文献[61]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灾害评估模
                据集,提供了灾害图像分类的基准;文献[56]提                         型,通过量化计算地震事件中的灾害链发生概率
                出了一种混合深度迁移学习框架,解决了不同灾                           与灾害强度,生成灾害区域风险地图。尽管灾害
                害事件图像特征差异的问题,能够在无目标样本                           链态势认知能够揭示次生致灾因子的因果关系,
                条件下进行灾损识别。此外,地理位置信息的识                           但其难以实现灾害链所致地理要素微观变化的
                别在灾害事件的追踪与响应中同样重要。文献                            动态推演。
               [57]利用地理标记的火灾图像及其时空元数据,                              灾害态势推演主要从情景-应对维度开展研
                成功实现了灾害事件的识别与定位;文献[58]开                         究,以灾害链各阶段态势认知为支撑,重点探索
                发了自动社交媒体解释系统,通过分析极端事件                           网络化风险传播中的最大风险路径与事件触发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