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22
王子朴, 刘大超, 姜月帅, 等. 从技术发展到政策创新:体育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3 新时代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 观点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8] 。“以人民为中心”的
理论逻辑是指一个概念在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
发展思想要求党和政府在决策和行动中始终把人民利
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它“反映了问题本身的内在要素
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满足人民日益
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性” [24] 。体育科技创新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阶段提高我国的国际体育竞
的理论逻辑是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体育强国的理
争水平、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水平,加快推进体育强国、
念下体育与科技创新不断融合发展的内在关系,是创
健康中国建设,早日实现体育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
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时代课题,也是全
已然成为人民群众迫切的体育发展需求。“以人民为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高水平体育科技自立
中心”发展理念也是检验中国体育科技创新各项工作
自强的内生动力。本文以体育科技创新的内涵与核
的重要标准,是推动体育科技创新的国家政策制定和
心驱动要素及关系为基础,从指导思想、驱动要素、
实施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
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展开,探究体育科技创新的逻
导原则。体育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
辑。指导思想是体育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体育科技创新为人民”和“体育
驱动要素是体育科技创新的关键动力和保障,价值取
科技创新靠人民”的理念,在体育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
向是体育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三者相互联
得到人民群众的参与与支持,在体育战略发展目标与
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体育科技创新的核心框
科技创新之间建立人民群众的联结。
架,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发
3.1.3 坚持“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观
展动力和目标导向。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驱动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
3.1 体育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发展的“两个轮子”,“双轮驱动”创新发展是充分发挥
3.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量以及制度创新在推进国家治
动力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作用,实现二者相辅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相成,共同推动体育科技创新朝着现代化高水平科技
观,在科学研判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准确把握科学技术 自立自强的目标迈进。一方面制度创新为体育科技创
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赋能”和“减负”,即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正向激
的重要论断 [2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 励”和“反向破坏”作用,不断创造有利于体育科技创
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 新的制度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突破体育科
体系的战略支撑” [26]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 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枷锁,通过设定目标和优先
科技创新在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领域引导体育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
重申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强调要把科 科技创新的革新功能,通过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改造,
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为引领 为体育科技创新提供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7] 。我国体育科技创新需要在汲取 技术支撑,满足当今时代体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重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本 发展需求,使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推动体育科技创新高
特征和体育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在中国发展道路理论 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观解决
体系的引领性下,走适宜我国国情的体育科技创新发 了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发展的问
展路径。我国面对体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内现实梗阻 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展为破解体育科技
以及国外体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不断 创新发展的技术困境,优化体育科技创新环境,加快推
加剧等现实困境,应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发挥科技创新 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方法论
的引领作用,为解决体育事业后发跨越难题提供解决 指引。
路径和方法。 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要素
3.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2.1 体育科技需求是体育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 现阶段竞技体育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民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