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24
王子朴, 刘大超, 姜月帅, 等. 从技术发展到政策创新:体育科技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技创新助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增强为国争光能 “卡脖子”困境,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体质
力;三是科技创新激活体育产业发展主体活力,创造 量和水平上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第一,在体育领域关
经济发展新动能 [36] 。纵观世界体育发展历程,科技创 键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上,还很难取得具有自主知识
新在提升国家整体体育实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权的世界级创新成果,尤其在创新性理论研究上与
始终是世界各国体育竞争的主要方向及核心阵地。 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38] 。例如,在 WoS 数据库
现阶段科技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我国更高水 中体育人工智能领域文章的中心性排名方面美国是
平全民智慧化健身服务体系以及体育产业的提质升 第 1 位,中国仅排在第 8 位,说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
级提供了全新理念,智慧化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 的研究还未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研究质量需要
用发展也逐步成为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进一步提高 [39] 。第二,在体育领域中先进运动装备、高
动力 [12]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在高端装 端科研仪器设备等产品创新开发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缺
备制造的自主研发和科技攻关、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运 失,多数相关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我
营、体育旅游的数字化场景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 国企业产出的相关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竞争力,一
冰雪运动”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走出了我国科技 直处于跟跑阶段,相关产品国外进口依赖严重。例如,
创新要素驱动的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之路 [32] 。基于 为我国在田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刘翔和苏炳添所采
此,为了更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健 用的先进可穿戴式训练分析、评估仪器(如 Freelap 计
康中国战略目标,应以体育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 时系统、Keiser 力量训练仪、Polar 心率监测仪、Cosmed
体育科技的现代化自立自强水平,进一步优化体育与 气体代谢监测仪等)基本来自国外 [40] 。第三,在关键核
科技的深度融合路径。 心技术科技攻关与服务上,仍然长期处于高投入和低
产出的“粗犷式”发展模式,缺乏科学化、个性化、精准
4 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的困境
化布局实施策略,在前期基础研究积累、创新主体协同
4.1 基础性科学研究发展水平滞后 配合、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体育
一方面,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基础研 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力不足,发展受限。
究的资本和动力,未能形成创新链布局,导致原始创新 4.3 体育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培养体系不完善
能力较差,突破性研究成果较少,基础性科学研究整体 现阶段我国体育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培养体系
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的国家科技基础研究投入资金占 不健全,使得我国体育领域科技创新后劲不足,体育领
比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相较于美、日、韩等体育 域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发展受限。第一,我国高等院校培
强国仍存在巨大差距。从基础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各研 养相关人才的专业设置较晚,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开展相
究类型的占比情况来看,我国基础研究占比虽呈现逐 关教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平台等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
渐上升趋势,但是在整体科学研究中的占比仍然较低, 题显著。企业、学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 年基础研究占比 没有形成产学研用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体育领域科技
只有 6.5%。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以中 创新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体育科技创新研究骨干以
央为主导、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科研主体 及学科带头人缺失严重。第二,我国体育科技人力投入
优势的基础学科研究组织架构体系。这种分散式、松 缺失,创新人才队伍发展不均衡。我国对机构课题科技
散式的科研体系架构导致众多科研机构各自为主,缺 人员以及体育系统科技人员投入波动较大,且存在机构
乏明确的科研分工与沟通渠道,整体效率较低,很难就 课题科技人员以及体育系统科技人员较少等现实问
某一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突破。在研究方向上多集中于 题。第三,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医疗康复等人员的社会
现状调查与应用研究,较少涉及基础学科领域的关键 保障制度、激励机制、职称评定等制度不够完善,相对
核心技术研究,导致原始创新成果较少,反映出我国基 于其他领域而言,体育科技创新领域工作的社会吸引力
[37]
础研究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等问题 。 相对不足。第四,对于国外体育领域科技创新优秀人才
4.2 体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发展受限 的引进力度不足,引进国外优秀体育科研团队的体制机
在体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仍面临诸多 制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引进人才后的学习、交流及合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