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摩擦学学报2025年第4期
P. 3
第 45 卷 第 4 期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Vol 45 No 4
2025 年 4 月 Tribology Apr, 20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24021 CSTR: 32261.14.j.tribology.2024021
胡广浩, 刘沙, 张瑞, 刘淑娟, 叶谦, 周峰. 大蒜油功能化炭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J].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2025,
45(4): 491−501. HU Guanghao, LIU Sha, ZHANG Rui, LIU Shujuan, YE Qian, ZHOU Feng. Preparation of Garlic Oil-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materials for Tribological Application[J]. Tribology, 2025, 45(4): 491−501.
大蒜油功能化炭纳米材料的
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1
1
胡广浩 , 刘 沙 , 张 瑞 , 刘淑娟 , 叶 谦 , 周 峰 1,2
1*
1
1
(1. 西北工业大学 先进润滑与密封材料研究中心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2;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摩擦会导致能量损耗、机械使用寿命缩短和效率降低. 寻求有效的减摩抗磨方法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润滑油是降低摩擦和减小磨损的有效方法.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基础油由于性能单一已经难
以满足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而润滑添加剂可以弥补基础油的性能不足,是改善润滑性能的有效方法. 炭纳米材料
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高导热性能等,成为润滑剂添加剂的理想材料. 本文中采用苯胺和
吡咯界面聚合的方式制备聚苯胺吡咯(PACP),并将其作为前驱体,经过一定温度碳化后制备1类有机炭纳米材料(PCN).
随后用KH590对PCN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表面接枝-SH的炭纳米材料(SH-PCN). 最后用大蒜油(GO)对SH-PCN进
一步功能化,提高炭纳米材料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 大蒜油由于富含一系列有机硫化物,主要成
分包括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其化学结构与硫化异丁烯相似,因此表现出良好的极压能力,通过偶联剂接枝将大蒜油
与炭基体进行化学键合,获得大蒜油功能化的炭纳米材料. 对大蒜油功能化的炭纳米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等进
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表征. 从形貌中可以看出经过高温炭化后PCN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球体,这是由于PACP的超交联
共轭结构;FT-IR,XPS及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了大蒜油GO成功接枝到有机炭纳米材料上. 研究了其作为润滑油
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所制备的GO-SH@PCN-500作为润滑添加剂可将基础油的抗载荷能力从200 N提高到450 N,
5
3
5
3
平均摩擦系数从0.18降低到0.11,磨损体积从2.5×10 μm 降低到0.13×10 μm . 进一步对磨斑表面分析后得知,在摩
擦过程中炭纳米材料和钢基体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以碳氮化物、铁硫化物和铁氧化物等为主的摩擦保护膜,阻
止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从而保护摩擦副表面,减少摩擦磨损. 本研究中为制备炭纳米润滑添加剂材料提供了1种
可行思路,获得了影响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因素,有助于进一步设计高性能炭纳米润滑添加剂材料.
关键词: 炭纳米材料; 润滑添加剂; 大蒜油; 点击反应; 减摩抗磨
中图分类号: TH117.1;TB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95(2025)04–0491–11
Preparation of Garlic Oil-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materials for Tribological Application
1*
1
1
1
1
HU Guanghao , LIU Sha , ZHANG Rui , LIU Shujuan , YE Qian , ZHOU Feng 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Center of Advanced Lubrication and Seal Materials,
Received 19 January 2024, revised 2 May 2024, accepted 7 May 2024, available online 8 August 2024.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yeqian213@nwpu.edu.cn, Tel: +86-29-88460684.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23A20623), the Western Light Project of CAS
(xbzg-zdsys-202118) and the Research Fund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2023-TS-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3A2062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xbzg-zdsys-202118)和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
题(2023-TS-0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