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4期
P. 150

读书园地


                       基于物理分析的钢琴演奏触键方式对声音效果的影响研究


                               张 旺,黄 岑 ( 南京艺术学院 流行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对钢琴演奏音色的各种形容:清脆、浑厚、清亮等等 . 声音
                                     是钢琴演奏最直观的呈现形式,也是体现演奏者水平差异的重要评判标准 . 一首乐
                                     曲的演奏表现,主要靠乐音的四要素诠释,即音高、音强、音色以及乐音长短 . 钢
                                     琴演奏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触键方式、触键技巧的总结归纳已经十分多样化,
                                     甚至不少名家都对自己独家的触键技术有所描述和介绍 . 采用物理视角来探讨触键
                                     方式与钢琴演奏声音效果的影响是 1 个全新的尝试 .
                                         研究触键方式与声音的影响关系,在此有必要先了解钢琴发声原理 . 钢琴发声
                                     的一般原理,就是手指按下琴键,击弦器受力后带动琴槌以 5 倍速去敲击琴弦,
                                     在这样的敲击运动下,阻止琴弦震动的制音器脱离琴弦,琴弦以自由频率发出声响 .
                                     当手指对琴键的压迫动作消失,制音器复位,琴弦停止震动,琴声戛然而止 . 事实
                                     上,物理学家研究发现琴槌敲击琴弦时的速度和力度,是改变钢琴演奏产生声音
                                     的关键因素 . 而琴槌击弦的速度和力度,又通常是由演奏者的手指触键方式决定的 .
                                         从物理分析的角度去衡量速度和力度,能够量化触键方式,让演奏者能够更
            书    名:理论力学              具象地明白不同击键形式和力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变化,从而结合自身的理解,
            作    者:刘立厚,潘颖,曹丽杰        形成自身演奏技巧,寻求最为契合的触键方式,找到合理的演绎节点 . 以下将从触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年 12 月         键力度、触键速度、触键角度 3 个方面介绍其对声音效果的影响 .
            ISBN:9787302451471           钢琴演奏运动过程中,涉及到手指、手腕、大臂和全臂,这是直接决定触键
            定    价:45.00 元
                                     力度的几个身体部位 . 演奏者选择不同的触键力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强度 . 手
                                     指触键产生的声音强度最弱,全臂发力触键力度更大,则声音强度越大 . 不同的声
            音强度,也会让聆听者产生不同的声音感受,当演奏者增加手部与琴键的受力面积,利用手掌的重量以及借助
            腕部的力量,在不同的速度下,又能达到不同强度的演奏音效 . 特别是一些跳音演奏,可以通过手腕的抖动来
            改变手部与琴键之间的接触压力,继而改变音色 . 当演奏者借助运动产生的力量越大,则通过接触琴键压力就
            会越大,自然产生的声音强度越大 .
                触键速度则是改变钢琴演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 从物理角度分析,瞬间速度决定了单位时间内琴槌击弦的
            频率和速度,琴弦震动频率随之改变,所产生的音色效果自然会发生改变 . 例如用 3 个手指关节的重量以及力
            度按压琴键,快速弹奏的情况下会产生清脆而朦胧的细小音色,若采用慢速弹奏,削减弹奏力度,则会产生相
            对小而低沉的音色 .
                在速度与力度两个因素的统一条件下,不同的触键角度也会给声音带来影响 . 一般来说,触键角度只分为
            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两个方式,以弹奏者手指与琴键产生的夹角作为划分标准,当二者垂直时,为垂直触键,
            当二者夹角处于锐角角度时,则为水平触键 . 垂直触脚手指指尖与琴键垂直,其相互作用力完全对等,当按下
            琴键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手指反作用力,并在手指肌肉的记忆下能够让手指快速反应,因而通常这种触键
            方式被用来处理锋利、强烈的节奏,其声音表现张力更显激烈,也更容易展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 . 水平触键因
            为手指与琴键之间存在夹角,其按键压力会被分解,其产生的音色会更加圆润 .
                正如钢琴不是一门单独的乐器,钢琴演奏的触键方式绝对不是单一的 . 钢琴演奏者往往会根据乐曲的不同,
            在演绎过程中必须灵活使用各种触键方式来完成不同音色的要求,才能够成功演绎出乐曲的情绪、感情和内涵 .
            利用物理分析视角来进一步明确钢琴演奏触键方式与声音影响的相互关系,对于钢琴演奏学习者的学习之旅有
            很重要的帮助,这需要钢琴演奏者能够有 1 套属于自己的物理钢琴思维体系 .
                《理论力学》由刘丽后、潘颖、曹丽杰主编,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介绍
            了静力学、动力学以及运动学,是 1 门关于基础物理理论的书籍 . 在知识结构体系设置上,其定位十分精确——
            学以致用:在力学理论阐述释义方面,其表述相对简单明了,易于接受和记忆 . 在力学实践应用方面,则多以
            实践应用举例,方便读者联想,构建起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 在深层次思考方面,本书在每个章节之后编
            入了思考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读者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能够提升分析问题的思路,拓展思维,继
            而形成自身的物理观 . 相对一些对物理基础知识要求高的物理学理论书籍来说,《理论力学》的易读性较高,
            更适合对物理学基础没有深入研究过的新手 .
                许多钢琴演奏者坚持练习,坚持思考都是为了完美地控制声音 . 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角
            度去认识钢琴演奏,那无疑是锦上添花的 . 阅读《理论力学》将会丰富演奏者的物理知识领域,促进演奏者形
            成对钢琴演奏的物理思考,形成对演奏过程中的声音原理以及运动原理的新思考,进一步掌握运动规律之下对
            乐曲、音乐的演绎境界,让演奏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继而实现与音乐的艺术融合甚至灵魂上的契合 .



                                                            Ⅰ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