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3期
P. 97
386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Pearlite
50 μm 10 μm
(a) Normalizing-BM
WJ
500 μm
Ferrite
50 μm 10 μm
(b) Normalizing-WJ
HAZ BM
500 μm Granular pearlite
Lamellar pearlite
50 μm 10 μm
(c) Normalizing-HAZ
Fig. 4 OM and SEM micrographs of microstructures in different zones of normalizing rail joint
图 4 正火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微观组织OM与SEM照片
2 结果及讨论 约为120 μm,约为母材区冲击坑深度的7倍. 对比发
现,淬火焊接接头焊缝区冲击坑深度小于正火焊接接
2.1 冲击磨损量
头焊缝区,而淬火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冲击坑深度大于
利用轮廓仪对每个冲击坑测量4次,如图6所示.
正火焊接接头热影响区. 此外,可以观察到冲击坑边
图7为两种热处理后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冲击坑二维
缘部分出现材料堆积现象,硬度最小的热影响区材料
轮廓. 可以看出,热影响区的冲击深度和宽度最大,焊
缝区次之,母材区最小. 淬火焊接接头母材区冲击坑 堆积现象最明显,淬火热影响区材料堆积高度达到60 μm
深度约为16 μm,焊缝区冲击坑深度约为43 μm,而热 以上.
影响区冲击坑深度可达153 μm,约为母材区冲击坑深 图8中给出了不同区域冲击磨损体积,冲击磨损
度的9.6倍. 正火焊接接头母材区冲击坑深度约为17 μm, 体积与磨损深度规律一致. 热影响区冲击磨损体积最
焊缝区冲击坑深度约为56 μm,热影响区冲击坑深度 大,且淬火后较正火后冲击磨损体积更大;焊缝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