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3期
P. 90

第 3 期                     唐玮, 等: 不同尖锐度纹理形状的摩擦触觉感知与表征研究                                       379

            268和479;最大激活强度分别为10.34、10.11和14.62,                感受体所受应力更小,因此给人较小的尖锐感. 虽然
            据此可知平角纹理激发的脑区大小和激活强度最大,                            平角纹理的尖锐感最小,但是过大的黏着摩擦力会降
            圆角的最小.                                             低舒适感,这与文献[32]指出的较大的黏着摩擦力会
                根据图9和表2分别分析每种纹理激发的脑区信                          引起皮肤的摩擦不舒适感增大是一致.

            息可知,尖角纹理激发的激活体素群有两个,是分别                                     表 3  三种纹理试样的触感主观评分
                                                                    Table 3  The score of sharpness,stickiness,
            位于左、右脑的正激活,并且以左脑激活为主,涉及的
                                                                   comfortablenes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大脑脑区有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和罗兰迪克
                                                                 Sample shape  Sharpness  Stickiness  Comfortableness
            岛盖,涉及的大脑功能区为SI、SII和MI;圆角纹理激                            Sharp      9.4±0.9   1.8±0.8     5±0.7
            发的激活体素群只有1个位于左脑的正激活体素群,                                Round      6±1.7     4±2.5      8.2±0.8
                                                                    Flat      3.4±2.3   5.8±1.1     4±1.2
            涉及的大脑脑区包括中央前、后回和缘上回,涉及的

            大脑功能区为SI、SII和MI;平角纹理激发的激活体素
                                                                   尖角纹理的尖锐感最强,黏着感最弱,舒适感适
            群有3个,左右脑区的正、负激活都有,以左脑激活为
                                                               中. 触摸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小,因此接触表面的黏
            主,涉及的大脑脑区较多,分别为中央前回、中央后
                                                               着摩擦力小,但是皮肤的局部形变增大,进而引起皮
            回、缘上回、顶叶、楔前叶和中央旁小叶,涉及的大脑
                                                               肤形变摩擦和内部应力增大,因此给人小的黏着感以
            功能区为SI、SII、MI和SSA.
                                                               及大的尖锐感. 尖锐感和黏着感都会引起不舒适,但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感知不同纹理形状涉及的主
                                                               是通过对比触摸尖角纹理和平角纹理的舒适感评分
            要大脑功能区为躯体感觉皮层,涉及的主要大脑脑区
                                                               可以看出,平角纹理引起的不舒适感要大于尖角纹
            为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大脑的触感激活以左脑的正
                                                               理,该结果表明黏着感对于舒适感的影响大于尖锐感.
            激活为主,但是感知平角纹理时出现了负激活现象.
                                                                   触摸感知圆角纹理时,由于接触面积、摩擦力和
            根据以往文献研究表明大脑如果产生了正激活,说明
                                                               皮肤内机械感受体所受应力的大小均适中,因此相对
            该脑区在刺激过程中的BOLD信号大于无刺激时的静
                                                               于尖角试样引发的尖锐感和平角试样引发的黏着感,
            息阶段下的BOLD信号,即大脑在该脑区产生的活动
                                                               圆角纹理的尖锐感和黏着感适中,所以作为综合触感
            反应比正常活动下更为强烈;然而,大脑如果产生了
            负激活,说明该脑区在静息阶段下的BOLD信号大于                           参数的舒适感最好.
                                                                   同时将舒适感与核磁共振数据结合可知,触摸过
            在刺激过程中的BOLD信号,即大脑在该脑区的正常
            活动受到抑制       [30-31] . 受试者在感知平角纹理形状过程              程中的不舒适感会引起激活脑区范围和强度的增大,
            中,大脑的激活区不仅有正激活,还产生了负激活,说                           甚至出现大脑活动的抑制现象,而较好的舒适感对应
            明在感知平角纹理形状时,大脑的脑区不仅变得更加                            的大脑脑区激活范围和强度都较小.

            活跃,同时部分脑区也产生了抑制反应.                                 3    结论
                通过试验结果还可以发现,感知纹理形状对左右
            脑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但是都以左脑的激活为主,主                                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学、fMRI、认知行为学方法的
            要原因是试验过程中受试是使用右手进行触觉感知,                            结合是研究材料表面纹理的摩擦触觉感知的有效手
            左脑主要负责人体右侧躯体的体感和运动相关刺激,                            段,接触摩擦力、主观评价、激活脑区面积和强度是表
            符合对机械刺激的感受通常主要发生在对侧脑区的                             征摩擦触觉感知的有效参数,主要结论如下:
            原理.                                                    a. 黏着摩擦和形变摩擦构成了手指触摸不同纹

            2.3    主观评价分析                                      理形貌表面的摩擦力,其中黏着摩擦所占比例较大.
                表3为触摸三种纹理试样的触感主观评分结果.                          触摸平角纹理的摩擦力最大,尖角纹理的摩擦力最小.
            从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纹理形状特征带给人的主观                                b. 黏着感主要受接触面积和黏着摩擦力的影响;
            触觉感受各不相同. 其中平角纹理的黏着感最强,尖                           尖锐感主要受触觉感受体所受应力和形变摩擦的影
            锐感最弱,舒适感最差. 在触摸过程中,相比其他两种                          响;而舒适感受到表面摩擦机制和触觉感受体所受应
            纹理表面,平角纹理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最大,接触表                            力综合影响,黏着感对于舒适感的影响大于尖锐感.
            面间的粘附吸引力会增大黏着摩擦力,进而给人较大                            平角纹理的黏着感最大,尖角纹理的尖锐感最强,圆
            的黏着感;在同样的触摸压力下,皮肤的变形和内部                            角纹理的舒适感最好.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