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2期
P. 69

214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Key words: DLC; fretting wear; fretting map; slip regime; damage mechanism


                微动是固体接触表面之间出现极小振幅的往复                           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
                                [1]
            运动,振幅为微米量级 . 微动图以及能量耗散方法在                          DLC薄膜. 在不同载荷和位移幅值条件下结合微动图
            微动磨损的研究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 影响                           以及摩擦耗散能理论,深入研究DLC薄膜的微动摩擦
                                                    [2]
            微动磨损的参数很多,主要参数包括载荷、位移幅值                            磨损特性.

            和频率等. Vingsbo和Soderberg、Vincent和Zhou等提出
                                                               1    试验方法
            了“微动图”的概念,阐明微动磨损参数与微动磨损之
                     [3]
            间的关系 . 摩擦学研究中,虽然Archard是最普遍磨                       1.1    DLC薄膜制备
            损模型 ,但没有考虑摩擦对磨损的影响. 基于摩擦耗                              基体为α+β双相的TC4钛合金,屈服极限为845 MPa,
                  [4]
            散能理论,Fouvry等 建立起微动磨损与能量耗散之                         试样尺寸为Ф 24 mm×7.8 mm.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
                              [5]
            间的联系.                                              技术镀膜,以石墨为溅射靶材(质量分数99.99%),反应
                TC4钛合金是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重要选材,但其                         气体为氩气(质量分数99.999%),试验所用铬靶质量分
                                                                                                        -3
            微动磨损性能较差. 表面改性技术是提高金属合金抗                           数为99.999%. 沉积前,腔体抽取真空至1×10  Pa.
                                   [6]                                                            −1
            微动磨损性能的有效途径 . 其中,类金刚石薄膜DLC                         DLC薄膜制备过程的工作压强约为3×10  Pa,基体偏
            由于其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高的硬度,作为一种良好                            压为−100~−40 V,溅射功率为300 W. DLC薄膜制备
                                        [7]
                                                 [8]
            的固体润滑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 . Kalin等 发现DLC                     过程中,首先用氩离子轰击清洗试样表面,预先沉积
            薄膜微动与滑动磨损两者不同的损伤机理. 滑动磨损                           Cr过渡层以提高薄膜与基体的结合,然后沉积DLC
            机理为磨粒磨损,微动磨损机理除磨粒磨损外,还有                            薄膜.

            黏着磨损. 与微动磨损相比,滑动磨损损伤较为轻微.                          1.2    微动磨损试验
                    [9]
            Watabe等 研究认为增大微动频率可以降低DLC薄膜                            采用德国Optimol公司SRV-V试验机开展微动磨
            摩擦系数却促使其磨损率的上升. Navaneethakrishnan等         [10]   损试验. 上试样为Φ 10 mm GCr15钢球,下试样为
            研究发现小位移幅值时,随法向载荷的增加DLC薄膜                           DLC薄膜处理后的TC4. 试验条件如下:微动磨损试验
            滑移状态从完全滑移变为部分滑移直至黏着. 且大载                           在室温、大气环境中进行. 微动循环次数N=30 000,法
            荷时微动磨损体积较小,甚至可以认为DLC薄膜没有                           向载荷P分别为5、10、20和50 N(相应的赫兹接触应力
                                    [11]
            发生石墨化进程. Wäsche等 研究表明温度对DLC薄                       分别为651、820、1 034和1 406 MPa),位移幅值D为
            膜的石墨化进程影响较大. 石墨化转变促使摩擦系数                           25、50和100 μm,频率ƒ为50 Hz. 试验过程中,数据采
            的增加、磨损率的上升以及最终失效. Amanov等 认                        集 系 统 连 续 测 量 摩 擦 系 数 .  高 分 辨 率 分 析 模 块
                                                      [12]
            为微动摩擦磨损推动DLC薄膜的石墨化进程. Ding等                 [13]   (HRA)可以记录每个周期内各点的信息(摩擦系数和

            则把微动磨损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DLC薄膜磨屑                            位移),通过这些点我们可以获得切向力与位移的关
                                                [14]
            的润滑作用而不是其高硬度. Blanpain等 认为DLC                      系图(F -D-N).
                                                                     t
            薄膜抗微动磨损性能的提高根源在于石墨化进程和                                 采用Hysitron TI 950 TriboIndenter纳米压痕仪测
                                        [15]
            对偶摩擦转移膜的形成. 邓凯等 认为DLC薄膜具有                          试DLC薄膜力学性能. 采用OLYMPUS OLS 5 000激光
            较低的摩擦系数,减少了磨粒磨损程度,使其抗微动                            共焦扫描显微镜测量磨痕截面轮廓、磨损体积. 采用
            磨损性能优异. 杜东兴等 研究认为DLC薄膜良好断                          LabRam HR Evolution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DLC薄膜
                                  [16]
            裂韧性是提高TC4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关键. 王立平                          在微动磨损试验前后物相组成的变化. 采用QUANTA
              [17]
            等 认为DLC薄膜低摩擦系数源于在摩擦过程中石                            FEG 45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表面形貌以及
            墨化程度的增加,摩擦系数减小促使磨损率降低.                             EDS能谱仪对磨痕、磨屑进行成分分析.

                DLC薄膜微动磨损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和作用
                                                               2    结果与讨论
            机制. 磨屑的形成与排出、DLC薄膜石墨化进程及摩
            擦转移膜形成等都会对微动摩擦磨损行为产生显著                             2.1    DLC薄膜的表征
            影响. 综上所述,以往研究对DLC薄膜抗微动磨损机                              DLC薄膜的断面形貌如图1(a)所示. 通过断面分
            理的有一定认识,仍需系统性研究. 因此,本文作者采                          析膜厚为1.5 μm左右. 采用压痕法测试薄膜硬度和弹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