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3期
P. 58
324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0 卷
损试验机(MFT-3000,Rtec,San Jose,CA)进行摩擦磨 面的稳态摩擦系数呈现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缓慢增
损试验. 试验的磨损长度为5 mm,磨损速度为4 mm/s, 大的变化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硼硅酸盐玻璃在酸性
磨损时间为3 min,法向载荷为2 N. 每一种工况条件下 溶液中的摩擦系数与在液态水环境中(约0.24)的比较
[9]
的摩擦磨损试验至少单独重复5次,以确保获取的试 接近 ,表明此时摩擦界面的润滑作用和摩擦化学作
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借助白光干涉三维形貌扫 用主导界面的摩擦磨损行为.
描仪(MFT-3000,RTEC,San Jose,CA)进行原位观测 2.2 硼硅酸盐玻璃和不锈钢球在不同pH下的磨损
硼硅酸盐玻璃基底和不锈钢球表面的磨痕形貌和二 行为
维特征磨损线轮廓,同时基于材料的二维特征磨损线 图2(a~c)为摩擦磨损试验后3个典型不锈钢球的
轮廓计算其对应的磨损体积,以总结硼硅酸盐玻璃在 二维特征磨损线轮廓,分别对应磨损时溶液pH分别为
不同pH溶液环境中的磨损规律. 最后,采用扫描电镜 1.0、2.5和5.0. 可以发现,无论溶液pH的大小,不锈钢
(EVO18,Zessie,Oberkochen,Germany)观测硼硅酸盐 球均出现了明显的材料去除(磨损),且磨损表面相对
玻璃基底的磨痕形貌. 光滑. 为了定量对比不锈钢球在不同酸性条件下磨损
体积变化,图2(d)示出了通过计算得到的不锈钢球磨
2 结果和讨论
损体积随溶液pH的变化规律. 当溶液pH为1.0时,不锈
3
−6
2.1 硼硅酸盐玻璃和不锈钢球在不同pH环境下的 钢球的磨损体积最低,为0.4×10 mm ,随着溶液pH值
摩擦行为 的增大,不锈钢球的磨损体积逐渐增大,当溶液pH为
−6
3
图1(a)为不同pH环境下硼硅酸盐玻璃与不锈钢球 2.5时达到最大值(1.2×10 mm ). 然而随着溶液pH的
的摩擦系数随摩擦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 可以看出, 进一步增加,不锈钢球的磨损体积开始缓慢减小,当
随着摩擦磨损的进行,硼硅酸盐玻璃界面的摩擦系数 溶液pH=7.0时,不锈钢球的磨损体积降低为0.42×
3
−6
逐渐稳定在0.2~0.3的范围内,其具体数值与试验环境 10 mm . 结果表明,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不锈钢球的
的pH值密切相关. 基于图1(a)的结果,图1(b)示出了玻 磨损性能容易受到溶液pH的影响. 当pH小于2.5时,不
璃界面稳态摩擦系数随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当外界 锈钢球的磨损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而当pH大于
溶液环境的pH为1.0时,摩擦磨损接触界面的稳态摩 2.5时,不锈钢球的材料去除量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
擦系数约为0.20. 随着溶液pH值的逐渐增大,玻璃界 缓慢减小.
面的稳态摩擦系数也逐渐增大. 当溶液pH数值在 图3为不同pH溶液下磨损试验后硼硅酸盐玻璃基
2.0~5.0范围内时,玻璃界面的稳态摩擦系数约为 底的磨损形貌、磨损轮廓以及磨损高度和体积的变化
0.23,但随着溶液pH的进一步增大,硼硅酸盐玻璃界 规律. 可以看出,硼硅酸盐玻璃在不同pH溶液的磨损
面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增大,在pH=7时达到最大(约 试验下均出现了明显的材料去除[图3(a~d)],且比不锈
0.27). 结果表明,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外界溶液pH会 钢的更为严重(图2). 图3(e)和图3(f)分别为通过计算得
影响硼硅酸盐玻璃的稳态摩擦系数,硼硅酸盐玻璃界 出的硼硅酸盐玻璃基底在不同pH溶液环境下的磨损
0.3 0.3
Friction coefficient 0.2 pH=1.0 pH=1.5 efficient Steady friction coefficient 0.2
pH=2.0
pH=2.5
0.1
pH=3.0
pH=6.0
pH=5.0 pH=4.0 n c 0.1
pH=7.0 fricti
0.0 d 0.0
0 60 120 180 1 2 3 4 5 6 7
Ste
Time/s pH
pH
(a) (b)
Fig. 1 Friction coefficient (a) and steady-state friction coefficient (b) of borosilicate glass substrates when rubbing with a stainless
steel ball in various pH solutions
图 1 硼硅酸盐玻璃在不同pH溶液中的摩擦系数(a)以及稳态摩擦系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