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242

第 41 卷  第 5 期                        高     原     气    象                             Vol. 41  No. 5
                2022 年 10 月                       PLATEAU METEOROLOGY                               October,2022


               谭洁,黄安宁,史学丽,等,2022. BCC-CSM2-MR 模式对中国陆面过程模拟能力评估[J]. 高原气象,41(5):1335-1347.
               TAN Jie,HUANG Anning,SHI Xueli,et al,2022.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BCC-CSM2-MR Model in Simulating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China[J]. Plateau Meteorology,41(5):1335-1347.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057.




                BCC-CSM2-MR模式对中国陆面过程模拟能力评估



                                           1
                                1
                       谭 洁 ,黄安宁 ,史学丽 ,张 宇 ,张艳武 ,曹 璐 ,吴 阳                                              1
                                                                              2
                                                                                          4
                                                                   3
                                                       2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4. 江苏省气象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利用BCC-CSM2-MR 模式(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第二版本-中等分辨率)参与CMIP6(第六
                       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历史试验模拟数据,与 GLDAS(全球陆地资料同化系统)数据集和站点观
                       测资料进行比较,系统评估了 BCC-CSM2-MR 模式对中国地区地表温度、上层(0~10 cm)土壤湿度、地
                       表能量平衡分量等陆面变量的模拟能力,并进一步探讨了引起模式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
                       好地模拟出各陆面变量的空间分布形势及变率,但在强度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 GLDAS数据相
                       比,除对东南地区夏季地表温度有所高估外,模式在全年大部分时间低估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地表温
                       度,尤其对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地表温度的低估显著,进一步误差分析发现,模式对东南地区夏季降水
                       的低估导致了对向下短波辐射的高估,进而造成了对地表温度的高估,而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照
                       率的高估导致了对向下净短波辐射的低估,最终引起了对地表温度的低估,尤其在冬春季更加明显。另
                       外,模式在所有季节均明显低估了东南地区的上层土壤湿度,而高估了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的上层土壤
                       湿度,这主要由于模式对降水的模拟偏差所致,而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上层土壤湿度和 10 m 风
                       速的高估又共同引起了对地表向上潜热通量的高估。
                       关键词:青藏高原;BCC-CSM2-MR模式;模式评估;陆面过程;中国地区
                       文章编号:1000-0534(2022)05-1335-13     中图分类号:P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057


               1   引言                                            度变化方程的潜热项等大气动力学控制方程中的
                                                                 各种源汇项,显著影响了气候系统的变化(孙菽
                   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同时陆地下垫
                                                                 芬,2002)。Charney et al(1975)早在 1975年就提出
               面分布不均且性质复杂的特性使其成为全球气候
                                                                 了沙漠化问题的地球生物-物理反馈机制,即陆面
               系统重要且最为复杂的组成部分。陆表通过辐射                             状况的变化会引起地表反照率的变化,进而造成地
               及感热、潜热通量的变化对气候系统产生反馈作                             面辐射平衡的变化,最终使得气候变化,之后大量
               用,从而影响到局地、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大气环                            的敏感性试验也表明陆面边界条件的变化能够引
               流和气候变化(Dickinson,1995;戴永久和曾庆存,                    起气候模式的显著变化(陈海山和孙照渤,2002)。
               1996;Chen and Zhang,2009)。陆表作为大气层的                陆面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陆
               下边界,与大气时时刻刻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                            表各种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生化过
               陆表提供大气温度变化能量方程的感热项、大气湿                            程,不断改进、完善并发展更接近真实状况的陆面


                  收稿日期:2020⁃10⁃26;定稿日期:2021⁃06⁃18
                  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81);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E129030101,
                         Y929641001)
                  作者简介:谭洁(1997-),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陆面模式发展与评估工作. E-mail:MG1928027@smail.nju.edu.cn
                  通信作者:黄安宁(1979-),男,重庆人,教授,主要从事陆面模式发展与评估、陆-气相互作用以及东亚气候模拟与预测等方面的科研
                         工作. E-mail:anhuang@nju.edu.cn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