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24
5 期 汪 雅等:基于小时降水资料的上海市降水精细特征分析 1217
图8 长历时降水(≥13 h)累积降水量贡献率的空间分布(单位:%)
Fig. 8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contribution rate of
long-duration precipitation(≥13 h)in four seasons. Unit:%
(3) 夏季受西南风和热岛效应的共同影响,中 两种解释,哪种解释更为合理、其适用范围等仍是
心城区下游水陆交界地区(宝山、浦东西部)为短历 未解的问题,需要用更大范围的降水资料、环流资
时降水贡献的高值区。 料、空间连续的卫星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
(4) 市区站短历时降水量以下降趋势为主, 入的研究。
郊区站短历时降水量以上升趋势为主,其中城区 文章讨论了城市盛行风和城乡温度梯度相互
及其下风向的嘉定区、浦东区西部是降水量增加 作用对季节性降水分布的影响。事实上,降水特征
趋势最快的地区,这是由短历时降水频次的增多 受多尺度系统和多因子的影响,以下问题的研究也
引起。 是非常重要的:(1)四季降水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响
文章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捕捉了上海地区降水 应差异是否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相关联;(2)如果
时空尺度上的精细特征并对成因进行初步研究,对 关联,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化对降水的贡献差异如
于精细化预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 何。这需要用更长时间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进行
研究角度、分析方法、资料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还 年际、年代际的分析,或选取个例进行理论分析,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凌晨降水峰值的原因有 甚至用数值试验。城市降水特征的机理还需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