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20
5 期 汪 雅等:基于小时降水资料的上海市降水精细特征分析 1213
图4 2007-2017年上海地区不同季节年平均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
Fig. 4 The dai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Shanghai from 2007 to 2017
季凌晨的降水日峰型特征突出。夏季峰值出现在 水日峰值在晚上(18:00-24:00),城区下游(嘉定
午后至傍晚(15:00-18:00)。 区、宝山区)峰值在凌晨(00:00-06:00)。而冬季一
午后出现的峰值一般被认为是日辐射的热力 类在凌晨,空间上分布于城市北部和南部,另一类
作用造成,午后地表升温迅速,浅层空气的热力稳 峰值位相为傍晚至上半夜(15:00-21:00),在中心
定度降低,容易触发对流活动,有助于短时而集中 城区及闵行。
的降水发生(Yu et al,2007;李建等,2008;杨萍 综上,春夏季降水日变化位相的空间一致性
等,2017)。 强,春季日降水峰值出现在凌晨,夏季日降水峰值
而造成凌晨的降水峰值原因被很少研究到,其 在傍晚。
形成机制有如下几种解释:(1)受青藏高原作用, 5 季节降水量的持续性特征
春季在高原的东坡存在浓厚的云系且稳定维持,云
系在傍晚达到峰值同时向东传播,且云系传播速度 为了研究上海地区降水持续性特征,根据降水
较快,在凌晨时分正好到达长江下游地区,造成了 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将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划分
凌 晨 的 降 水 峰 值(Wang et al,2004;Yu et al, 为:短历时降水(过程持续时间为1~6 h)、中历时降
2007);(2)增强的西南风及其与静止锋的相互作用 水(过程持续时间为 7~12 h)和长历时降水(过程持
导致有组织的对流在清晨形成和发展(Chen et al, 续时间为 13~98 h),其频次占比分别为 84. 2%,
2012)。 10. 5% 和 5. 3%,降水量贡献占比如表 2 所示,全年
图 5 是 2007-2017 年上海地区各站点季节小时 降水中,短历时降水总量值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
累积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分布图。由图 5 可见,各 长历时降水的贡献率,中历时降水所占的贡献率
季降水量最大值出现时间差异较大,其中春季和夏 最低。
季的空间一致性较强,降水日变化位相一致,呈现 由不同季节三类持续性降水对应各季节降水
单峰型特征。春季,全市大部分地区降水日峰值出 的贡献率(表 2)可见,不同历时降水在各个季节的
现在 00:00-06:00,只有松江区以及南部沿海个别 贡献格局差异明显:短历时降水为夏季降水带来的
站峰值在晚上(18:00-24:00)。夏季,降水峰值时 贡献最大;而长历时降水对秋冬季降水的贡献率均
段大多在傍晚(15:00-24:00),这与夏季降水日变 位居第一,冬季长历时降水的贡献率甚至超过
化序列较为一致[图 4(b)],南部沿海少数站峰值时 50%,占主导地位;在春季中短历时降水的贡献率
段在上午(06:00-12:00)。秋冬季降水日峰值全市 较高,下文进一步研究不同持续性降水的四季贡献
一致性较差,空间分为 2 类相态,与降水日双峰型 分布。
变化特征对应。秋季空间上存在差异,中心城区降 从四个季节短历时降水累积降水量贡献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