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123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216























































                              图7   2007—2017年中历时降水(7~12 h)累积降水量贡献率的空间分布(单位:%)
                          Fig. 7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contribution rate of mid-duration
                                     precipitation(7~12 h)in four seasons from 2007 to 2017. Unit:%

             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导致累积降水在城区及其                             7   结论与讨论
             下风向区域增多、而在上风向地区减少(钟时,
                                                                    本文使用 2007—2017 年上海地区质控后的 49
             2016),也可能其他热力环流密切相关,这在顾问
                                                                个站观测资料,从季节降水空间分布、降水日变
             等(2015)的研究中被提及。图 9(b)为短历时降水
                                                                化、降水持续性特征、降水趋势变化几个不同角
             累积时间的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表明上海大部分
                                                                度,揭示了上海地区降水的精细特征,并对其成因
             地区短历时降水均呈现增加趋势,增加最明显的区
                                                                进行初步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域为城市下游和郊区。这些特征反映嘉定区、浦东
                                                                   (1) 加密观测资料可捕捉上海地区降水的精
             新区的短历时降水量增加趋势可能由短历时降水                              细特征,降水分布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雨带上
             总持续时间(频次)的增多引起。从短历时降水强                             出现多中心的特征,即中心城区、松江南部和浦东
             度的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 9(c)]可以看出,降水                         沿海三个高值中心和其他小中心的特征。
             强度的趋势分布和降水量的趋势分布较为一致,也                                (2) 春夏季降水日变化位相的空间一致性强,
             呈现出市区站及城市上游的下降趋势,以及郊区站                             均为单峰型变化,春季日降水峰值出现在凌晨,夏
             上升趋势的特征。                                           季日降水峰值在傍晚。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