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101
1 期 付春伟等:基于CLM4.5模式的季节冻土区土壤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研究 99
图3 BJ观测点Johansen参数化方案4层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对比
Fig. 3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observed soil temperature in 4 layers byJohansen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at BJ site
图4 BJ观测点Côté参数化方案4层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对比
Fig. 4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observed soil temperature in 4 layers by Côté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at BJ site
度的模拟能力的提升要远优于 Johansen 方案和 的过程,曲线呈现“凹”形状,且随土层的深度增加
Côté 方案。 而有所滞后。土壤湿度观测值、修改参数化方案前
从图 2、5、6 中都可看到,在雨季也就是 2014 后的模拟值都能有效的体现出这一特征。
4. 2 虚温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
年 4-8 月,由于受到降水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湿
从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8 月 BJ 观测点不同土
度变化较大,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减
壤深度处,修改虚温参数化方案前后的土壤温度模
小;在旱季也就是 2013 年 9-10 月,由于那曲地区
拟值与观测值的对比(图 7,绿线为改动后的模拟
降水少,土壤湿度受到降水影响较小,变化幅度较
值)可以看出,5 cm 处土壤温度观测值从 9 月左右
雨季变小;到了土壤冻结初期,2013 年 11 月左右,
开 始 下 降 ,在 1 月 中 旬 达 到 最 低 点 ,最 低 温 度
各层土壤逐渐开始冻结,土壤湿度迅速降低,到了 -10 ℃左右,此后整体持续上升,在 6 月中下旬达
消融初期,2014 年 4 月份左右,随着气温升高,土 到 18 ℃左右,而修改参数化方案前模拟的土壤温
壤湿度迅速升高。从整个冻融过程来看,各层土壤 度也是从 9 月开始下降,12 月份达到最低值,此后
湿度都经历了逐渐减少-最低点-含水量逐渐增加 整体上持续上升,并于 6 月中下旬达到峰值,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