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96
高 原 气 象 41 卷
94
冻土的变化特征(王澄海等,2001;陈博和李建平, 与土壤水分相互作用,在土壤温度低于 0 ℃时,土
2008;高 荣 等 ,2008;Yang et al,2010;赵 林 等 , 壤中的液态水并不会全部都冻结成冰,仍然会存在
2019),冻土中由于冰的存在使得土壤的水热传输 部分的液态水,这一部分液态水称为过冷水。Li
过程更加复杂,同时也对降水、冰雪融水等的下渗 and Hu(2009)分析了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
产生影响,从而可以调节地气之间能量及水分循 壤湿度的关系。胡国杰等(2014)根据徐学祖等
环。冻土中存储着大约为大气碳含量 2倍的有机碳 (2001)在黄土高原得到的过冷水参数化方案上确
(Tarnocai et al,2009),气候变暖会使原本存储在冻 立了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过冷水参数化方案。Luo
土中的有机碳释放到大气中,增强大气的温室效 et al(2017)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的土壤冻结数据,发
应,因此研究土壤的冻融状态(杨梅学等,2002;王 现土壤冻结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下降的趋势。谢
澄海等,2007;李震坤等,2011;陈渤黎等,2014a, 志鹏等(2017)发现陆面过程模式CLM4. 5的高原积
2014b;范继辉等,2014;李卫朋等,2014;陈瑞 雪参数化方案以及与积雪相关的反照率参数化方
等,2020),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案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陆面过程模式被广泛地应 综上所述,冻土水热传导参数化方案的改进是
用于陆面过程研究中。罗斯琼等(2008)通过 CoLM 陆面过程模式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陆面过
模式对那曲地区 BJ 站点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 程模式对冻融过程中的水热传输模拟的不足,使得
验,发现土壤温度的模拟结果变化滞后于实际变 其对高纬度、高海拔的陆面过程的模拟偏差较大。
化 ,土 壤 湿 度 模 拟 结 果 总 体 偏 小 。 刘 火 霖 等 因此,对基于青藏高原冻土的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
(2015,2016,2020)通过陆面模式 CoLM 对青藏高 进一步的改进,对提高陆面模式对青藏高原冻土地
原冻融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冻融参数 区的模拟能力非常重要。
化方案,模式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出土壤冻融过程特 因此利用位于季节冻土区的中国科学院那曲
征。Qian et al(2011)分析了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是气 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 观测点的野外观
-1
-1
候变化的重要指标。水的热导率为0. 57 W·m ·K , 测数据,通过 CLM4. 5 的单点模拟实验,分析评估
-1
-1
冰的热导率为2. 2 W·m ·K ,在土壤冻结后,其热 了 Luo 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Johansen 土壤热导
导率会明显增大,因此很多学者发展了考虑冻土的 率参数化方案、Côté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和虚温
土壤热导率的参数化方案(Kersten,1949;Johan‐ 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湿度的模拟能力,组合调整
sen,1977;Farouki,1981,1986;Côté et al,2005a, 了相关参数,为将来选取最优的参数及参数化方案
2005b;罗斯琼等,2009;Dai et al,2019),其中 Jo‐ 来更合理地模拟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为目的的
hansen 方案忽视了土壤中砾石的存在,Côté and 工作提供依据。
Konrad(2005a)通过实验综合了碎石及砾石、壤土、 2 观测站点与数据来源
砂土、粘土及泥炭五种土壤的热传导率,在 Johan‐
sen 方案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土壤热导率方 相关研究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
案。张强等(2003)用土壤热流量计算出土壤热传 境观测研究站 BJ 观测点。BJ 观测点(91. 90°E,
导率,拟合了土壤热导率和土壤湿度的经验关系。 31. 37°N,海拔 4509 m)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罗
王愚等(2013)的研究发现在藏北地区,Farouki 方 玛镇十三村,位于季节冻土区,是那曲研究站的中
案明显高估了土壤的热传导率,Johansen 方案与土 心观测点,下垫面以高寒草地为主。
壤实际热传导率更为接近。Lu et al(2007)开发了 BJ 观测点观测设备包括行星边界层塔站(PBL
一种改进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土壤的导热系数和 Tower)、自动气象塔站(AWS Tower)、土壤温湿观
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冻土的水传导率和土壤 测系统、天空辐射仪、涡动相关仪等,其观测项目
水势也与非冻土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计算冻土水 主要包括气温、气压、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风向
传导率参数化方案主要有 Campbell 方案(Camp‐ 风速、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热通量、
bell,1974)和 Gardner 方案(Gardner,1958);冻土 辐射四分量和地表通量等。表 1为自动气象塔和行
水势的参数化方案主要为 Cosby 方案(Cosby et al, 星边界层塔站部分观测项目及观测高度。表 2为涡
1984)。在寒区,土壤冻融循环是地表的一个显著 动系统及辐射四分量的观测仪器和架设高度。
特征。在相变过程中,土壤水分流动和热量传递是 本文选取 BJ 观测点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8 月
耦合的,Swenson et al(2012)揭示了土壤温度变化 观测高度为 1. 5 m 的空气温度、气压、空气相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