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6期
P. 173

958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a)                                                (b)








                                       P1
                                                                                          P2



                                          300 μm                                            300 μm

                  (c)                                                (d)



                                       P3


                                                                                         P4




                                          300 μm                                            300 μm


                          Fig. 4  SEM micrographs of wear scars of different ceramic balls after sliding against DLC film:
                                               (a) Al 2 O 3 ;(b) SiC;(c) Si 3 N 4 ;(d) ZrO 2
                           图 4    与DLC摩擦后不同陶瓷球磨斑的扫描电镜图:(a) Al 2 O 3; (b) SiC;(c) Si 3 N 4; (d) ZrO 2

                                    表 4    与DLC摩擦后陶瓷球磨斑表面典型元素的相对原子分数
                      Table 4    Relative atomic fractions of the wear scars of ceramic balls after sliding against DLC films

                                                                  Relative atomic fraction/%
                  Wear scars of ceramic balls
                                              C             O            Al            Si            Zr
                                             80.53         8.69         10.48           −            −
                        Al 2 O 3
                         SiC                 38.48         40.23          −           21.28          −
                                             33.75         42.51          −           23.75          −
                        Si 3 N 4
                                             26.34         49.26          −             −            24.4
                        ZrO 2
            了碳元素,说明陶瓷球上存在DLC薄膜的碳质转移膜.                          擦系数波动大且磨痕磨损更明显. ZrO 对偶球对碳的
                                                                                                2
            其中Al O 对偶球上C原子分数达80.5%,一方面较高                       黏着倾向微弱,在摩擦界面形成弱的C-O键,易发生分
                   2
                     3
            硬度的Al O 球对薄膜造成较强的磨削作用,另一方                          离,导致最小的摩擦系数和最轻微的磨损形貌                   [18-19] . 另
                       3
                     2
            面Al O 是一种弱Lewis酸,可以被用作碳氢化合物的                       外,陶瓷球不易磨损,球面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碳质转
                2
                   3
            催化剂,在空气中摩擦作用下,Al O 球可能对DLC薄                        移膜,减小了球和薄膜受到的摩擦剪切作用,所以陶
                                         2
                                           3
            膜进行催化降解,导致DLC的C-H键断裂,薄膜失效,                         瓷/DLC摩擦副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综合比较分
                                     [17]
            宏观上表现为薄膜磨损率大 . 磨损产生大量的碳质                           析,由于SiC/DLC和ZrO /DLC中DLC薄膜摩擦系数和
                                                                                   2
            磨屑填充在磨痕里并随摩擦逐渐转移到球表面形成                             磨损率均较低,SiC和ZrO 对偶球的磨斑也较小,因此
                                                                                     2
            较厚的转移膜,阻碍了对偶球与过渡层直接接触,降                            SiC/DLC和ZrO /DLC是比较合适的摩擦副.
                                                                            2

            低了摩擦作用力从而阻止了薄膜被彻底磨穿,进一步                            2.3    DLC薄膜与不同金属球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说明了Al O /DLC虽然磨损严重,但摩擦系数可以保                            图5给出了DLC薄膜与4种金属球进行干摩擦的
                       3
                     2
            持在稳定低水平. 对于SiC和Si N 两种对偶球,Si对碳                     实时摩擦曲线、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比数据图.
                                        4
                                      3
                                                 [16]
            有较强的亲和性,有利于碳质转移膜生成 ,Si N 可                         由图5(a)可知,Al/DLC和304SS/DL摩擦副的摩擦系数
                                                       4
                                                     3
            能在摩擦界面形成Si-C键,产生较强的黏着,导致摩                          曲线变化相对稳定,而Brass/DLC和GCr15/DLC摩擦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