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真空与低温》2025年第4期
P. 32

任宏宇等:液氢增压泵低压端活塞迷宫密封瞬态泄漏数值研究                                        447


              运动引起的剪切流作用更加明显,剪切流速的增大                              ∂ (  − → )  (  − →−→ )         − →  − → T  − →
                                                                     ρ u +∇ ρ u u = −∇p+∇[µ eff (∇ u +∇ u )]+ F
              使边界层厚度变薄,影响了迷宫密封泄漏率。                                ∂t
                                                                                                         (2)
                  目前公开文献中对于活塞迷宫密封研究应用
                                                                                                         (3)
              集中在常温流体机械,以气体密封为主,缺乏对于                                               µ eff = µ+µ t
              液氢增压泵迷宫密封液氢瞬态泄漏的研究。针对                                  (3)能量方程:
                                                                                  [   (     )]
              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液氢增压泵低压端                               ∂ [     u 2      − →   u 2   ∂p
                                                                      ρ(h+   )]+∇ ρ u h+      −    = ∇(k eff ∇T)
              活塞结构,该新型结构将传统低压端活塞、低压端                               ∂t      2              2     ∂t
                                                                                                         (4)
              入口阀和活塞迷宫密封集成在了新的活塞结构中。
              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网格技术建立了液氢增压泵                                               k eff = k +k t         (5)
              低压端活塞迷宫密封瞬态泄漏模型,并使用商用软                            式中:u 为速度;t 为时间;p 为压力;             ρ为密度;    µ为
              件  Ansys Fluent 进行相关仿真计算,探究了活塞往                   动力黏度;F      为体积力;h 为焓;k 为导热系数。
              复运动、迷宫密封长度和中间压力对密封效果的                                  针对往复式液氢输送泵活塞迷宫密封瞬态泄
              影响。                                               漏仿真研究,采用的湍流模型是基于雷诺时均方程

              1 理论模型建立                                          的  RNG k-ε 模型,其在形式上与标准            k-ε 方程类似。

                                                                与高雷诺数的标准模型不同,RNG                 模型理论提供
              1.1 数值模型建立
                                                                了一个解析推导出的有效黏度微分公式,它解释了
                  数 值 模 型 基 本 控 制 方 程 采 用 经典         Navier‒
                                                                低雷诺数效应,这意味着对于近壁面网格处理要求
              Stokes 方程,矢量形式纯液体控制方程如下。
                                                                更为宽松。RNG        模型由于存在涡流修正项所以相
                  (1)连续性方程:
                                                                较于标准     k-ε 方程对于高速旋流预测性更好,非常
                               ∂ρ    (  − → )
                                 +∇ ρ u = 0            (1)      适用于迷宫密封这种在空腔内形成涡流的情景。
                               ∂t
                  (2)动量方程:                                      RNG k-ε 模型具体方程如下:
                                         ∂        (  − → )
                                           (ρk)+∇ ρk u = ∇(α k µ eff ∇k)+G k +G b −Y M −ρε                (6)
                                         ∂t
                                    ∂        (   )                ε                 ε 2
                                               − →
                                      (ρε)+∇ ρε u = ∇(α ε µ eff ∇ε)+C 1ε (G k +C 3ε G b )−C 2ε ρ  −R ε    (7)
                                   ∂t                             k                 k
                                        k 2
                                 µ t = ρC μ            (8)      塞设计结构示意图,原本的入口阀阀座与活塞被做
                                        ε
                                     (     )                    成了一体式结构,这大幅增加了活塞的外壁面面积,
                                          η
                                    3
                                C μ ρη 1−                       可以在其上加工出足够长度的迷宫密封。
                                         η 0 ε 2
                            R ε =                      (9)
                                   1+βη 3    k
                                      S k
                                  η ≡                 (10)
                                      ε                                  4
              式中:G k 为由平均速度梯度产生的湍流动能项;G b
              为由浮力产生的湍流动能项;Y M               为可压缩湍流中                                                 3
              波动膨胀对于总体扩散率的贡献;α k 和                 α ε 分别为
              湍动能和湍流扩散率的逆普朗特数;S 为平均应                                     5
              变率张量的模量;其余为常量参数                 C 1ε  = 1.42、C 2ε  =                                   2
              1.68、C μ  = 0.084 5、η 0  = 4.38、β = 0.012。                 6                           1

              1.2 新型液氢增压泵低压端活塞结构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液氢增压泵低压端活塞                                      7
              结构,该结构集成了入口阀、迷宫密封以及低压端                                                   8
              活塞,解决了传统低压端活塞尺寸较小无法加工迷                               1. 迷宫密封;2. 低压端活塞;3. 气缸;4. 低压端压缩腔;
              宫密封的问题。此外该设计为低压端入口和出口                                 5. 入口阀阀板;6. 差动腔;7. 液氢液池;8. 高压端。
              单独设计了流道,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减弱了低压                                       图  1 一种新型低压端活塞结构
              端压缩腔出口处的扰流。图               1 为该新型低压端活                   Fig. 1 A new low-pressure side piston structure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