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真空与低温》2025年第4期
P. 118

张天平等:离子电推进发展历史回顾与启示(下)                                       533


              T6 离子电推进的成熟度提升和               BepiColombo 航天      表面存在的氨和碳合物,疑似来自外太阳系;(4)实
              器飞行应用。中国离子电推进在                20 年的快速发展,          际上就太阳系的演化来说,黎明号的探测结果,给
              更是得益于工程应用和产品研制的相互促进。                              人们提出的新问题要远多于它能回答的老问题,更
                  离子电推进工程应用与产品研制的相互促进、                          多有价值的成果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挖掘。

              相互成就,也体现在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日益                             6.1.5 离子电推进的工程化、产品化和商品化发展
              彰显上。XIPS-25 在      BSS-702 平台的全位保应用,              趋势及规律
              Atemis 卫星上   RIT-10 离子电推进完成非预期的轨                       离子电推进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离子推力
              道转移任务,促使全电推进通信卫星的发展。随                             器产品上,而离子推力器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原
              后诞生的全电推通信卫星平台                BSS-702SP  和  BSS-   理发明、样机开发、工程化(工业化)、产品化、商
              702MP+,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离子电推进的经济效                          品化(商业化)的持续演进过程,离子电推进的这一

              益和技术效益。ESA          的  GOCE  卫星上,应用      T5 离     发展规律及趋势,既具有一般商品的普适性,也具
              子电推进系统完成飞行方向无拖曳控制任务,获得                            有航天产品的特殊性。
              了截至目前最精密的地球引力场分布测绘图,体现                                 在初期和中期发展阶段,美国提出了直流放电
              了离子电推进独特的技术优势及技术效益。日本                             和表面接触式工作原理,德国提出了射频放电工作
              隼鸟一号独辟蹊径,在世界上首先应用离子电推进                            原理,日本提出了微波放电工作原理,分别开发了
              于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尽管历经艰险,但依靠                             原理试验样机,在样机上进行了大量的性能改进与
              μ-10 离子电推进的出色性能及系统组合柔性,成功                         优化试验,完成了从原理可行到技术可行的蜕变。
              带回小行星的采样颗粒。隼鸟一号的离子电推进                             同样在初期和中期发展阶段,先后针对空间飞行试
              应用,又促使日本完成了             μ-10 离子电推进的改进             验和具体的航天器工程应用,进行了离子推力器的
              换代和隼鸟二号任务的实施,在隼鸟二号航天器上,                           工程化研制,包括产品的型号鉴定、寿命及可靠性
              改进的    μ-10A  离子电推进工作性能堪称完美,不仅                    试验验证、工业化生产等,完成了技术可行到产品
              顺利完成了原定任务,而且支持                JAXA  追加了航天         可用的跨越。
              器的扩展探测任务。日本的两次小行星采样返回                                  离子电推进的产品化研制始于发展中期,目前
              任务,实现了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科学成果和社                            已接近完成。离子推力器的产品化主要分三个方
              会效益的四赢,显著提升了日本在离子电推进和小                            面:一是单台产品的通用化,通过性能上下限拓展、
              行星采样返回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仅隼鸟一号返回                            宽范围可调节或多模式工作、寿命增长等方式,最
              样品的研究成果,就在           Nature 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大化离子推力器的适用范围,使其成为多平台或多
              发表论文十多篇。                                          航天器任务能够通用的产品,目前通用性好的离子
                  航天工程应用离子电推进取得突出科学成果                           推力器包括      NSTAR-30、NEXT-C、T5、T6、RIT-2X、
              的另外一个实例是          NASA  的黎明号(DAWN)航天              LIPS-300 等;二是提高离子推力器的技术成熟度、
              器。黎明号在        NSTAR-30 离子电推进支持下历经                 制造成熟度或产品成熟度,通过薄弱环节改进、可
              6 年周期,不仅首次实现了一个航天器对主行星带                           靠性增长、再鉴定试验、工程应用实践检验等方式,
              Vesta 和  Ceres 两个相距遥远目标的同一仪器设备                    使得产品成熟度达到较高等级,能够让航天器总体
              探测,而且完成了人类首次对矮行星                  Ceres 的近距       放心选用,目前产品成熟度高的离子推力器包括
              离 探 测, 取 得 的 初 级 科 学 成 果 包 括 : (1)在 环 绕           XIPS-25、XIPS-13、NSTAR-30、μ-10、NEXT-C、T5、
              Vesta 探测中,其高分辨图形揭示了以前未见过的                         T6、LIPS-200、LIPS-300 等;三是型谱产品或系列
              地质特性,如陨石、峡谷、火山口等,澄清了人类                            产品研制,单一规格的离子推力器不可能满足所有
              对这颗岩石星体的理解;(2)在环绕                 Ceres 探测中,      工程任务需求,需要研制几种规格的型谱产品才能
              通过光照射和重力测量,确认了其岩石核和富含冰                            满足,如美国       XIPS  系列  3 种规格离子推力器,德
              地壳结构,发现数百个盐沉积反光斑块,在火山口                            国  RIT  系列  3 种规格离子推力器,英国           T  系列  2 种
              发现了有机物的证据,发现了该行星可能还处于地                            规格离子推力器,中国            LIPS  系列  5 种规格离子推
              质活跃期的证据,在亚表层下可能存在冷的海水;                            力器等。通过产品化研制,离子推力器从可用产品
              (3)基于   Vesta 的岩浆成分及内部差异性结构,确                     升级为好用产品。
              定其起源于内太阳系,而            Ceres 的起源不很清楚,其                 目前所谓商品化电推进的概念较多,也容易混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