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222

1244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信 息 科 学 版)                        2025 年 6 月

                变形的配套耦合关系运用于推移式堆积体滑坡                             4.1 甘肃省永靖县红壑岘滑坡
                的早期识别中。                                          4.1.1 红壑岘滑坡基本概况
                                                                     甘肃省永靖县红壑岘滑坡地处青藏高原与
                4 基于模型试验的堆积体滑坡实例                                 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距黑方台阶地 5.8 km,坐

                     光学影像分析                                      标 为 103°18′18.3″E,36°02′46.1″N。 研 究 区 处
                                                                 于 黄 河 河 谷 区 域 ,大 部 分 被 黄 土 覆 盖 ,堆 积 体
                     通过分析多阶段高分辨图像,可以精确地掌                         从 上 至 下 分 别 为 风 成 黄 土(Q P3 )和 粉 质 粘 土
                                                                                              2eol
                握研究区地形特征、边坡边界和坡表变化情况,                            层(K hk 2 ) [29] 。 滑 坡 平 面 形 态 呈 扇 形 ,前 缘 高
                                                                      1
                                                                         2
                从 宏 观 层 面 定 量 地 调 查 滑 坡 变 形 演 化 规 律     [28] 。   程 约 为 1  746  m,后 缘 高 程 约 为 1  980  m;南 北
                本文通过谷歌地球收集研究区域滑坡的多期高                             向 长 约 380  m,东 西 向 宽 约 360  m,体 积 约
                分辨率历史光学遥感影像,对滑源区的变形发展                            130×10  m ,为一大型滑坡,其全貌图和剖面图
                                                                        4
                                                                           3
                迹象和滑坡的失稳过程进行解译。                                  如图 9 所示。


















                                                 图 9 红壑岘滑坡全貌图和坡面图
                                    Fig. 9 Panoramic View and Geological Profile of Honghexian Landslide

                4.1.2 红壑岘滑坡历史变形阶段分析                              符合表 1 宏观变化模式图中的Ⅲ 1 阶段。
                     本 文 收 集 了 红 壑 岘 滑 坡 2015-10-16、2017-            3)由图 10(c)可以看出,主裂缝西向扩张,同
                05-16、2019-02-05、2021-02-26 共 4 期 历 史 高 精        时主、次两级裂缝已贯通,后壁右侧出现一系列
                度卫星光学影像,如图 10 所示。对上述历史图                          走向相互平行的张拉裂缝,这说明滑坡主体持续
                像 进 行 空 间 位 置 校 正 后 ,对 该 区 域 的 历 史 变 形           向前移动。
                迹 象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 从 光 学 影 像 图 上 可 以 明                4)2019—2021 年 ,坡 体 左 上 方 增 加 两 处 与
                显 观 测 到 左 右 两 条 长 约 50 m、宽 约 2.9 m、深 约           主 裂 缝 方 向 一 致 的 拉 裂 缝 。 图 10(d)显 示 其 余
                3.8 m 的较大的沟渠,将滑坡与山体其他部位分                         裂 缝 未 见 明 显 的 扩 展 延 伸 ,垮 塌 范 围 未 见 显 著
                割,形成了天然的排水集水区。                                   变 化 ,所 以 判 定 红 壑 岘 滑 坡 暂 时 处 于 稳 定
                     1)从图 10(a)可以清楚地看出,滑坡后缘出                     状态。
                现了一条长约 350 m、高差约 20 m 的主裂缝,向                         通过 4 期历史图像可以看出,红壑岘滑坡坡
                下约 45 m 处平行发育一次级拉裂缝。在卸荷作                         体东部相对稳定;坡体西部为潜在危险区,其裂
                用下,边坡应力发生变化,中部平台出现几条大                            缝较多,局部失稳面积较大,可能会发生连续垮
                型的张拉裂缝,坡脚受到侵蚀,坡体上有一处明                            塌,进而影响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但是由于红壑
                显的局部溜滑,滑坡前缘发育鼓胀裂缝。                               岘滑坡在后续的光学影像图上未有新增的明显
                     2)2015—2017 年 间 ,随 着 坡 体 下 滑 力 的 增          变形,所以认为红壑岘滑坡处于匀速变形阶段。
                大,边坡中部的张拉裂缝持续发育、增多并扩张,                           根据物理模型试验结论判定该滑坡发生推移式
                坡体右侧出现了多处垮塌,同时右侧中部一裂缝                            渐进破坏,滑坡强变形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滑坡中
                张拉明显,逐步发育成陡坎。坡脚被侵蚀的面积                            后部,由于滑坡向前推移,会造成滑坡前缘出现
                持续增加,在重力作用下,上述溜滑部位逐级下                            大 量 小 型 垮 塌 和 局 部 滑 动 ,覆 盖 滑 坡 整 个 中 前
                滑,滑动范围扩大,此时滑坡表层宏观变形迹象                            部,多集中于滑坡前缘剪出口附近。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