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水产学报》2025年第10期
P. 28
洪佳乐,等 水产学报, 2025, 49(10): 109602
Hif-1α DAPI merge
control
50 μm 1 50 μm 2 50 μm 3
1 mg/kg
50 μm 4 50 μm 5 50 μm 6
4 mg/kg
50 μm 7 50 μm 8 50 μm 9
图版 Ⅶ 各实验组杂交黄颡鱼后肠 Hif-1α 蛋白免疫荧光检测
Plate Ⅶ Immunofluorescent stain of Hif-1α in the hindgut of hybrid epithelial cells yellow catfish
5.0 a 5.0 a b
Hif-1α 的相对荧光强度 relative intensity of Hif-1α 3.0 c b hif-1α 的相对表达量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hif-1α 3.0 d c c
4.0
4.0
2.0
2.0
1.0
1.0
0
control 1 mg/kg 4 mg/kg 0 control 0.5 mg/kg 1 mg/kg 2 mg/kg 4 mg/kg
不同处理组 不同处理组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a) (b)
图 8 各实验组杂交黄颡鱼后肠 Hif-1α 的表达水平
(a) 后肠中 Hif-1α 的相对荧光强度,(b) hif-1α 的相对表达量。
Fig. 8 The expressions of Hif-1α 和 Hif-1β in hindgut of hybrid yellow catfish
(a)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Hif-1α in the hindgut, (b)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hif-1α.
少饲料中豆粕用量提供有效理论基础。 性引起杂交黄颡鱼后肠病理性改变,黄颡鱼后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淡水鱼类, 肠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水平显著上升。表现为
属典型的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年产量达 62 余 黏膜褶皱长度缩短、固有层变宽、黏膜下层宽
[22]
万 t 。黄颡鱼对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要求高达 度变宽、炎性细胞浸润,后肠 ROS、MDA、促
35%~40% ,对植物蛋白显著不耐受 [24-25] ,是 炎因子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和抑炎因子表达水
[23]
研究鱼类豆粕诱导型肠炎的理想对象。不同于 平的显著下调。杂交黄颡鱼后肠上皮细胞间缝
以往饲料中添加 β-伴大豆球蛋白的模式,本实 隙增大,上皮细胞微绒毛长度变短、疏松,细
验利用后肠注射方式构建黄颡鱼豆粕诱导型肠 胞间紧密连接蛋白 Zo-1 和 Occludin 的表达也显
炎模型,研究不同剂量 β-伴大豆球蛋白刺激下 著随 β-伴大豆球蛋白刺激剂量的上升而显著下
黄颡鱼肠道屏障功能的响应规律,探讨 β-伴大 降,上皮细胞间机械屏障功能剂量依赖性受
[26]
豆球蛋白导致黄颡鱼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的机制。 损 。这与饲料中添加 β-伴大豆球蛋白饲喂的
与预期结果相一致,β-伴大豆球蛋白剂量依赖 结果相一致,即饲料中一定剂量的 β-伴大豆球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