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78
王一航,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307
表 2 阿伦纽斯温度实验厚壳贻贝生物学数据
Tab. 2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M. coruscus used for measuring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贝龄/a 壳长/mm 壳宽/mm 壳高/mm 软体干重/g
age shell length shell width shell height dry tissue weight
1 48.28±4.56 16.14±2.58 26.26±2.27 0.18±0.13
2 64.68±6.10 21.30±2.53 34.15±3.13 1.04±0.51
3 78.16±3.17 25.05±2.11 38.89±2.23 1.39±0.57
在拟合线性方程过程中得到的斜率 a 值。 软体部干重之差的比值:
饥饿实验 选取 160 个同一规格的厚壳
µ E =k×(W 0 ×C 0 −W 1 ×C 1 )/(W 0 −W 1 ) (7)
贻贝置于实验室循环水系统中,厚壳贻贝生物
学数据:壳长为 (7.79±0.38) cm,软体部湿重为 1.3 模型中的状态变量和驱动因子
(9.92±0.97) g。参照张继红等 [22] 的方法,每 7 天 水温和叶绿素 a 浓度作为模型的强制函数。
选取 5 只厚壳贻贝,测定其单位干重呼吸耗氧 厚壳贻贝软体部干重作为模型的状态变量。模
率,同时测定其总湿重、软体部湿重、软体部 型验证所用贻贝与室内实验所用贻贝来源于同
干重和软体部有机物含量。饥饿实验结束的标 一批苗种。定期监测厚壳贻贝的生长情况,每
志是软体部干重不再下降,呼吸耗氧率维持在 次随机取 15~20 个,分别测定厚壳贻贝的总湿
一个恒定值。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厚壳贻贝体 重、壳长、软体部干重等参数。枸杞岛海域的
内储存能量的减少,其干重呈递减趋势。但如 水温及叶绿素 a 浓度为自行测量。
果其储备能量完全被消耗,那么干重的变化就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浙江海洋
不会受到饥饿时间的影响,此时的重量即为厚 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并按照实验动物福
壳贻贝的结构物质,由此可计算出形成单位体 利及伦理各项规章制度执行。
积结构物质所需能量,计算公式:
1.4 模型的运行及验证
[E G ] =W 1 ×C 1 ×k J /(Tr×V) (4)
模型在 Stella 8.0 软件中运行,厚壳贻贝的
式中,W 表示在实验结束时保持恒定的厚壳贻 生长模拟从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9 月结束。
1
贝干重 (g),C 为实验结束时厚壳贻贝的软体 以厚壳贻贝包苗日期为第 1 天,此时软体部干
1
部有机物含量 (%),k 为有机物的能值 (23 000 重为 0.004 1 g、壳长 1.118 5 cm,以此推算 E、
J
J/g) ,Tr 表示生长效率转换系数 (Tr = 40%) , E 、E 的初始值。计算步长均设为 1 d,厚壳
[21]
[21]
V
R
3
V 表示厚壳贻贝软体部体积 (cm )。 贻贝的模拟时长为 400 d。
厚壳贻贝的最大储能即初始能量与饥饿后
1.5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模拟结果准确性及厚
的结构物质能量之差,计算公式:
壳贻贝生长限制性分析
[E M ] =k J ×(W 0 ×C 0 −W 1 ×C 1 )/V (5)
敏感性分析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IBM
式中,W 为厚壳贻贝干重的初始值 (g),C 为
0
0
SPSS Statistics 24.0 和 Origin 2017 软件进行。敏
实验初始厚壳贻贝有机物含量 (%)。
感度分析确定在给定的一组假设条件下,自变
由厚壳贻贝不随饥饿时间变化的呼吸耗氧
量的不同值如何影响特定的因变量。将每个参
率计算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耗能率 [P ]: 数修改±10%,并使用敏感性指数 (SI) 分析每次
M
运行的建模结果,以计算软体部干量的结果变
[P M ] = OR× E O ×t/(ρ O ×V) (6)
化百分比 :
[23]
式中,OR 为厚壳贻贝饥饿后保持恒定的单位 1 0
干重呼吸耗氧率 [mg/(g DW·h)],E 为 O 的能 S I = 1 n ∑ |DW −DW | ×100% (8)
t
t
2
O
n DW 0
值 (1 mL O = 20.3 J) ,t 为时间转化系数 (1 d = t=1 t
[18]
2
24 h),ρ 为 O 在 2 13℃ 下的密度。 式中,n 为模拟天数, DW 是在时间 t 时用标准
0
O
t
1
储备能量含量 μ 为初始和终末能量之差与 模拟预测的软体部干重, DW 为在时间 t 时用新
E
t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