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69

万朝阳,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306

              也限制了外来鱼类的入侵。三峡库区干流具有                             升高,须得到充分重视。根据               BRA + CCA  结果
              最多的外来鱼类         (22  种),这可能与三峡水库的                显示,在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后,高风险鱼类的
              蓄水有着重要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了                             评估分数普遍升高。现阶段,已有较多研究预
              一个生态位严重空缺的人造湖泊生态系统,水                             测,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鱼类入侵风险加剧。
              体透明度增加,浮游生物量显著上升,有利于                             目前几乎所有的气候模型都预测未来气温将升
              广适性外来鱼类的生存,且三峡库区干流沿岸                             高,降雨率将呈现大幅度变化,根据联合国政
              居民众多,较高的人类活动也增加外来鱼类进                             府 间 气 候 变 化 专 门 委 员 会      (IPCC) 的 预 测  [34] ,
              入天然水域的可能性 。                                      2 081—2100  年,长江流域气温将升高约             1.5 ℃,
                                  [30]

              3.2    未来风险分析                                    而我国降水量变化率将增加               5.0%~7.5%。预计
                                                               在未来降水变化率增加的情况下,将会出现更
                   具有入侵历史或有意引入的外来鱼类具有
                                                               多的极端降水现象,研究表明,极端气候事件
              更高的风险等级,主要是由于其入侵性特征                       (较
                                                               (如洪水、干旱等),可能通过增加外来物种的
              高的环境耐受性、有产生危害的报道、更多的
                                                               扩散或降低本地群落的生物抵抗力来加快生物
              入侵途径等) 导致了其评估分数较高。评估结果
                                                                          [35]
                                                               入侵的进程 。另外,温度的升高将更有利于
              显示,食蚊鱼具有最高的              BRA  分数,由于该鱼
                                                               一些热带或亚热带养殖鱼类的繁殖和扩散,例
              类被认为具有防控蚊虫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
                                                               如,有研究表明食蚊鱼在水温升高的情况下,
              广泛引种,现已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
                                                               会具有更高的探索性,且对其扩散距离有着显
              食蚊鱼于      1972  年以生物防治的目的引入我国,
                                                                     [36]
                                                               著影响 。Muhlfeld      等 [37]  通过长期遗传监测数
              目前也已作为饲料鱼或观赏鱼类而具备了一定
                                                               据与高分辨率气候和溪流温度预测数据,评估
              的养殖规模,食蚊鱼食性杂、适应能力强,目
                                                               了 气 候 变 暖 对 本 地 克 拉 克 大 麻 哈 鱼         (Onco-
              前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
                                                               rhynchus clarkii) 和非本地虹鳟     (O. mykiss) 的影
              种造成严重危害         [31] 。尼罗罗非鱼、大口黑鲈、
                                                               响,其结果表明,快速的气候变暖可以加剧外
              莫桑比克罗非鱼、革胡子鲇等养殖鱼类具有很
              高的   BRA  分数,这些鱼类均来源于热带或亚热                       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杂交,导致更多物种的基
              带地区,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能力,并且在长                             因组灭绝。Liu      等  [38]  采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
              江流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可能通过养殖逃逸、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到             2050  年,83  种外来淡
              人为放生等渠道进入天然水域,在成功入侵后,                            水鱼类    (水产养殖鱼类和观赏鱼类) 在我国的适
              可能会通过种间竞争的方式挤压土著鱼类的生                             宜栖息地范围将增加           4.8%,其中来自北美洲和
              存空间、抢夺食物,从而降低长江流域的鱼类                             南美洲的外来鱼类威胁更高。
              多样性 。另外,下口鲇、眼斑雀鳝、锦鲤等                                 现阶段暂未发现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造成
                     [23]
              观赏鱼类同样具备较高的风险等级,观赏鱼类                             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其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
              常常通过人为放生的途径进入天然水域,Pound                          目前,尚未有研究显示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土
              等  [32]  的研究表明,下口鲇的入侵,会与本地植                      著鱼类、经济或生态安全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食性鱼类竞争食物,而           Ruykys 等 [27]  运用  AS–ISK   这可能是由于生态系统对生物入侵的抵抗力。
              对越南的非本地水生物种进行评估,结果同样                             并非所有外来物种都会形成生物入侵,根据生
              显示下口鲇具有最高的风险分数。出现在天然                             物抗性假说,在多样化的群落中,生态位空间
              水域的雀鳝,常在我国引起高度的社会关注,                             将受到限制,因此这些群落将会对外来物种的
                                                                                      [39]
              徐猛等    [33]  通过比较外来鱼类雀鳝和土著鱼类斑                    入侵具有更大的生物抗性 。例如,Gu                   等  [40]  在
              鳢的功能反应,揭示了其潜在生态影响,若不                             对我国南方外来鱼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地
              加以监管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因此,                             鱼类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外来鱼类的
              应加强对养殖鱼类和观赏鱼类的管理,制定相                             生物量、栖息地选择以及繁殖。虽然外来鱼类
              关措施,避免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逃逸和人                             暂未产生危害,但食蚊鱼、下口鲇、大口黑鲈、
              为放生问题。                                           莫桑比克罗非鱼等“世界百大入侵种”都已进入
                   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外来鱼类整体风险                          长江流域天然水域,未来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8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