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96
肖泽宇,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308
表 4 长期淡水依存型刀鲚个体耳石 Sr/Ca 值的变化 表明 SF 型刀鲚淡水系数显著低于 LF 型刀鲚。
Tab. 4 The variation of Sr/Ca ratio in otolith of
3 讨论
type LF of C. nasus individuals
样品编号 变化阶段 距核心距离/μm 测定点数
sample significant distance from detected Sr/Ca/×10 3 3.1 瓯江口刀鲚生境履历特征
code fluctuation phases the core points
OJCN7 1 0~850 86 2.20±0.71 a 本研究所采集的刀鲚样本均来自瓯江口流
2 860~1 960 111 5.75±1.09 b
a 域,年龄均达到 1 龄 (个别个体已经达到 2 龄),
OJCN8 1 0~1 240 125 2.38±0.77
2 1 250~1 380 14 3.45±0.73 b 均已具备洄游能力 [23] 。耳石 Sr/Ca 值定量线分
3 1 390~1 880 50 2.28±0.71 c 析结果显示,瓯江口刀鲚耳石初始 Sr/Ca 值均
OJCN12 1 0~740 75 2.35±0.72 a
2 750~1 480 74 5.24±0.90 b 小于 3 (1.78~2.61),Sr 含量面分析结果显示,
耳石核心处均呈现蓝色,两项结果均说明本研
2.3 淡水系数分析
究中的刀鲚产卵及孵化均在淡水中完成。随着
对两种不同类型刀鲚淡水系数进行差异性 年龄增长,刀鲚开始向河口及海洋区域迁徙,
C
比较,结果显示,SF 型刀鲚的 F 值相对较低, 大多数个体的 Sr/Ca 值在 1 龄之前达到 3~7,即
为 0.08~0.26 (图 5),表明此类个体在淡水生境 视为该群体进入河口区域进行生长发育,此后
中生存时间较短,仅为数月,占其生活史比例 部分个体的 Sr/Ca 值会继续增高,达到大于 7
C
较小。LF 型刀鲚的 F 值明显较高,为 0.43~0.66, 的水平,可能是部分个体进入海洋生境中所致。
此类个体在淡水生境中生存时间较长,在将近 基于上述特征,推断这些个体均在淡水生境中
1 龄甚至 1 龄之后才进入河口区域。本研究中 完成孵化过程并度过早期生活史阶段,随后迁
的刀鲚样本淡水系数为 0.22±0.17 (SF 型刀鲚为 移至半咸水或海水生境,继续其后续的生长发
0.15±0.06,LF 型刀鲚为 0.53±0.12)。对两种类 育。本研究中刀鲚样本均在淡水及河口区域捕
型刀鲚的淡水系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获,但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其耳石边缘处的
Type SF
0.600
0.575
OJCN1 OJCN2 OJCN3 OJCN4 OJCN5 OJCN6 0.550
0.525
0.500
0.475
Sr 贡献率/% Sr concentration 0.450
0.425
0.400
0.375
0.350
0.325
OJCN9 OJCN10 OJCN11 OJCN13 OJCN14 OJCN15 0.300
0.275
0.250
Type LF 0.225
0.200
1 mm
OJCN7 OJCN8 OJCN12
图 4 瓯江口刀鲚耳石 Sr 含量面分析
Fig. 4 Two-dimensional imaging of Sr concentration in otoliths of C. nasus from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