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91

肖泽宇,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308

              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关于刀                             分析,通过分析其         Sr/Ca 值及  Sr 元素在耳石      (矢
              鲚生物学以及资源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江附                             状) 面的分布动态变化情况,推测刀鲚个体的生
              近。但随着“长江禁渔”的实施以及其他水域,                            境履历并重建其生活史,以期为该物种的生态
              如黄河刀鲚资源量的逐渐匮乏 ,瓯江口刀鲚                             研究和资源管理提供研究资料和科学依据。
                                            [6]

              成为了主要研究对象。更有报道称,曾有不法                             1    材料与方法
              分子以瓯江口刀鲚冒充长江刀鲚牟取暴利,因

              此,对于瓯江口刀鲚与长江刀鲚异同的问题亟                             1.1    材料采集
              需详细研究。除此之外,与其他河口相比,瓯
                                                                   结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早期调查数据,
              江口的生态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主要表现为大
                                                               瓯江中下游存在刀鲚的产卵场,因此本研究以
              径流作用下剧烈的盐度梯度变化                   (盐度范围为
                                                               瓯江中下游的       6  个主要刀鲚捕捞作业区设定采
                      [7]
                               [8]
              3.7~26.0) 。Xu  等 研究发现,刀鲚仔稚鱼及
                                                               样站位    (图  1),涵盖了该区域刀鲚的主要洄游通
              幼鱼对盐度的耐受性均较低(仔稚鱼只能耐受低
                                                               道和栖息地及潜在产卵场。另外,刀鲚具有母
              于  5  的盐度,盐度高于         12  会影响幼鱼存活率),
                                                               河洄游的特征 ,河口区域内采集的样本能够
                                                                            [18]
              而早期发育阶段作为刀鲚洄游的关键时期之一,                            确保不是在近海索饵的其他江河群体,从而能
              面对生境转换的压力更大,这种环境差异进一                             够更好地代表瓯江群体。样本采集时间为                      2021
              步导致瓯江口刀鲚有区别于其他河流群体的洄                             年  1—11  月。采集所用网具为流刺网,规格为
              游行为。因此,本实验提出假设,瓯江口刀鲚                             网长   60 m,网高    4~8 m,网目尺寸       5.0 cm。样
              具有独特的洄游习性,并对此展开研究。                               本采集后冷藏带回实验室并保存至−20 °C                  冰箱
                   刀鲚种群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溯河洄游型                          内备用。对每个样品进行编号              (OJCN1~ OJCN15)
                                [9]
              和淡水定居型两类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                             及基础生物学测定         (表  1)。每个样品分别摘取矢
              的干扰,刀鲚的洄游通道被破坏,资源量显著                             耳石  (以下简称耳石),并进行处理 :使用乙醇
                                                                                               [9]
                   [10]
              下降 。刘志坚等         [11]  于  2015  年对瓯江口生物资         清洗耳石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薄膜,并用去离
              源量展开调查,发现刀鲚为该区域的优势种。                             子水再次清洗耳石,将清洗干净的耳石晾干后
              陈伟峰等     [12]  分析了  2017—2019  年  12  个航次的       置于细胞培养板上备用。本研究中样本的采集
              底拖网调查数据后指出,瓯江口刀鲚资源已被                             均通过正规渔业捕捞,实验获得了浙江海洋大
              充分利用。李霞芳 结合             2021—2022   年监测数         学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
                                [2]
              据发现,瓯江口刀鲚资源正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浙江海洋大学伦理规
              以此来看,对瓯江口刀鲚资源的保护已刻不容                             范,并按照浙江海洋大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规
              缓。深入了解刀鲚的生活史和洄游行为模式对                             章制度执行。

              其资源保护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耳石微化学
                                                               1.2    耳石前处理
              技术对揭示刀鲚的洄游路径和生态需求具有重
                                                                                                        [3]
              要意义。耳石是硬骨鱼类内耳中的钙化结构,                                 研究统一选取刀鲚右耳石作为分析对象 ,
              具有可持续生长和代谢惰性等特性,因此成为                                   N
                                                                28.10°
              研究鱼类生活史的理想生物标记材料,在研究                                    s4                                N
                                                                       #     楠溪江             乐清市
              鱼类的生境履历、产卵地以及洄游模式等方面                                          Nanxi River    Yueqing City
              具有独特优势        [13-15] 。耳石微化学研究具有客观                       s3 #  江心屿       s1
                                                                        Jiangxin Island  s5  #
              性,很多初步研究仅靠             1~2  尾样品就能够客观              28.00°               #  七都岛        s2
                                                                            温州市      Qidu Island #  s6  #
              反映生活史 ,目前已有学者对钱塘江、黄河                                        Wenzhou City            灵昆岛
                         [16]
                                                                                                Lingkun Island
              以及长江等流域内的刀鲚群体进行了耳石微化
              学研究    [6, 17-18] ,但目前对于瓯江口刀鲚的研究主                 27.90°  #  采样站位 station  0 2.5 5.0 km
                                [2]
              要集中在渔业状况 、生物学特性                  [11, 19]  以及肌        120.60°   120.70°   120.80°    120.90° E
              肉营养成分      [20]  方面,在洄游生态研究方面几乎                             图 1    瓯江口刀鲚采样站位
              处于空白。本研究应用耳石微化学技术,对瓯                                     Fig. 1 Sampling sites of C. nasus in
              江口流域刀鲚群体的耳石微化学特征进行测定、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2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