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97
涂纹,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615
10 g 虾-10 g 蟹 10 g P. clarkii-10 g E. sinensis 10 g 虾-10 g 蟹 10 g P. clarkii-10 g E. sinensis
25 g 虾-25 g 蟹 25 g P. clarkii-25 g E. sinensis 25 g 虾-25 g 蟹 25 g P. clarkii-25 g E. sinensis
80 70
b
70 60
60 50
40 a 40
次数 times 30 b 次数 times 30
20 20
a
10 10
0 0
1 2 3 4 5 1 2 3 4 5
行为 行为
behavior behavior
(a) (b)
10 g 虾-10 g 蟹 10 g P. clarkii-10 g E. sinensis 10 g 虾-10 g 蟹 10 g P. clarkii-10 g E. sinensis
25 g 虾-25 g 蟹 25 g P. clarkii-25 g E. sinensis 25 g 虾-25 g 蟹 25 g P. clarkii-25 g E. sinensis
80 50
b
70
40
60
45
次数 times 30 a 次数 times 30
20
15 10
0 0
1 2 3 4 5 1 2 3 4 5
行为 行为
behavior behavior
(c) (d)
图 1 相同规格虾蟹混养在不同条件下的打斗情况
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1. 靠近,2. 接触,3. 警惕,4. 攻击,5. 打斗。(a) 白天,(b) 夜晚,(c) 饥饿,(d) 复投,下同。
Fig. 1 Fighting results of same size P. clarkii and E. sinensi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
Values with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1. approaching, 2. contacting, 3. alerting, 4. attacking, 5. fighting. (a) daytime,
(b) night, (c) starvation, (d) re-feeding, the same below.
1∶1 组和 1∶8 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其余 3 讨论
两组差异不显著 (图 8)。
3.1 混养规格对虾蟹行为的影响
2.5 各密度组不同性别间的打斗情况
混养时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的攻击、
通过统计分析各混养密度下不同性别中华 打斗行为将直接影响虾蟹的生长与存活,二者
绒螯蟹的行为发现,各密度组雄蟹发生警惕与 虽 同 属 好 斗 物 种 [27-28] , 但 以 往 的 研 究 表 明 ,
打斗行为的次数均高于雌蟹,且在密度 1∶4 与 10~15 g 的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非捕食关系,
密度 1∶8 时,具有显著差异 (P<0.05)。然而, 且具备相互回避能力,在狭小空间也能共存 。
[29]
除密度 1∶1 组雄蟹攻击次数高于雌蟹外,其 本实验中,混养等重量级虾蟹时,两重量级之
余 3 个密度下,雄蟹攻击次数均低于雌蟹,且 间的攻击、打斗次数虽无显著差异,但 25 g 虾
在密度 1∶2 时,该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蟹攻击、打斗次数均多于 10 g 虾蟹,这与 Math-
(图 9)。除密度 1∶1 组雌雄虾攻击行为占比相 eson 等 [30] 发现在与普通滨蟹 (Carcinus maenas)
等,其余各密度组中,雌虾发起攻击的次数均 争夺有限资源时,规格较大的黄道蟹 (Cancer
小于雄虾,这种差距在密度 1∶2 时达到峰值 irroratus) 发起攻击更加频繁的结果相一致。由
10)。 此可见虾蟹个体越大,越富有攻击性。此外,
(图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