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4
张健,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701
阶段有助于对特定行为的理解和对比。除 Fure- 具设计中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当然,
vik 的行为划分方法外,不同学者在研究堪察 若个体反复接近笼壶仍无法捕获则表明设计必
[11]
[5]
[5]
加拟石蟹 [24] 、武装梭子蟹 [14] 、普通滨蟹 对笼 定存在根本性缺陷 。
壶的行为中将行为划分为觅食与接近、入口搜 虽然本研究将个体从发现到穿越入口视为
索、入笼、逃逸企图以及逃逸等阶段。部分研 一次入笼行为,将笼内个体从企图逃逸到成功
究为细致探索特定阶段行为,会对特定行为阶 逃逸视为一次逃逸行为,未考虑个体在企图穿
段进行细分 [26, 62, 75] ,如将入笼行为区分为接近、 越入口或逃逸口的次数,但行为次数与量化指
达到入口、退缩等 ,将逃逸行为划分为企图 标间的关系在这些行为中同样存在。Archdale
[22]
逃逸和穿越开口等 [24, 26, 75] 。然而,不同研究基于 等 [21] 发现,进入福井笼入口的日本蟳单次穿越
研究目的差异,对行为阶段的不同划分会造成 企图的成功率仅为 4.9%,但经过多次 (2~20
对个体行为理解的差异 [26, 75] 。此外,对特定阶 次) 尝试后入笼成功率可达 67%,接近入笼率超
段的行为定义也存在差异,例如美洲螯龙虾的 过了 0.3 (表 1),结合极低的逃逸率,使福井笼
出现 、远海梭子蟹的企图 [14] 和首长黄道蟹的 具备了可观的渔获效率而在渔业中被广泛使用。
[17]
检查 [18] 行为均符合本研究定义的“接近”行为。 Havens 等 [76] 在上下双室笼中对比了蓝蟹对不同
为描述和分析个体行为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位置逃逸口的逃逸率,发现<MLS 个体在 1 h 内
笔者对个体行为按统一标准进行了重新划分和 从上室底部和高处逃逸口的逃逸率分别为 60%
定义,并基于这一方法,采用对应的量化指标 和 4%,但随着浸泡时间增加,个体接触到高处
对相应行为进行了再分析 (表 1)。通过这一方法, 逃逸口的机会和次数增加,24 h 内逃逸的数量
使不同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为进一步分析十 相差仅 2 倍。类似的,Zhang等 [93] 认为,个体
足目甲壳动物的笼壶行为,探索不同因素对其 间激烈的竞争可提升笼内的三疣梭子蟹接触高
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可能。建议可建立一套开展 处逃逸口的次数而提升逃逸率。
十足目甲壳动物对笼壶行为研究的界定和量化 6.4 竞争行为对其他行为的影响
标准,以便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
十足目甲壳动物都具好斗习性,当笼壶将
6.3 次数与量化指标的关系 周围个体诱集至周围后,个体间的竞争和争斗
完美的笼壶设计应能使个体一次入笼尝试 行为就贯穿于个体对笼壶的整个行为过程,忽
就被捕获 [63] ,即接近入笼率为 1。但海上观察 视竞争行为探索个体对笼壶或构件的行为反应
结果表明,在商业笼壶渔业中十足目甲壳动物 机制是片面的。
的接近入笼率大多<0.1(表 1),这一认知和实际 十足目甲壳动物在笼壶内外行为的巨大差
入笼率的差距主要来源于个体接近笼壶的次数, 异反映了争斗行为的强度引起个体行为的差异。
这也是本研究将入笼率划分为接近和数量入笼 笼内个体能穿越网目或逃逸口逃逸,但从未观
率 2 个指标的初衷。 察到笼外个体穿越网目或逃逸口入笼;入口开
个体接近笼壶后可能离开并再次接近笼壶, 口尺寸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个体头胸甲尺寸,还
在实验室观察中可以统计个体接近笼壶的次数, 要考虑螯足和步足等身体结构,而逃逸口尺寸
[94]
但这在海上观察中无法获得。理解特定行为次 设计通常无需考虑螯足和步足 。这些差异一
数对于评估笼壶的渔获效率至关重要。Zhou 方面可能来源于行为动机,如个体从笼内逃逸
等 [24] 在实验室观察中发现,堪察加拟石蟹接近 大多发生在诱饵丧失吸引力后个体不再有摄食
入笼率仅为 8.1%,但个体平均接近 3.9 次后才 动机 [17, 19, 72, 82] ,但更可能是因为笼内外个体群体
能入笼,因此数量入笼率为 23%,并认为数量 间的相互行为强度差异所致。笼外群体密度小、
入笼率与接近次数呈线性关系。按 Zhang 等 [93] 竞争弱,个体行为主要由自身意愿驱动,当遭
的观点,若将个体接近笼壶的行为视为独立事 遇稍许威胁或竞争时就可能停止或放弃行为。
件,则个体接近次数与入笼率的关系可按 p n = 1− 但当捕捞对象被限制于笼内引起密度增加、相
(1− p p ) 来表示。对于接近笼壶行为活跃的种 互争斗行为加剧时,驱动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n t
类,改进笼壶设计以提升个体接近入笼率在渔 可能是争斗行为所造成的压力。当然,这一驱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