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水产学报》2025年第5期
P. 221

伍大清,等                                                                 水产学报, 2025, 49(5): 059618

                   影响因素  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强度对淡                          源。研究表明,加大淡水养殖产业结构会增加
              水养殖碳减排具有正向作用,生产效率是促进                             碳排放,因此需合理控制产业结构、优化促进
              碳减排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强度和产业结构对                             产业低碳生产模式转型。促进淡水养殖产业链
              碳减排具有负效应,经济强度是碳排放增加的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主要驱动因素。                                          如与养殖企业与饲料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建

                                                               立合作,共同加快推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化转
              3.2    政策建议
                                                               型。经济发展水平会导致碳排放增加,但经济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淡水养殖业碳
                                                               发展效应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各地区应根
              排放的实际状况,为了促进淡水养殖业实现有
                                                               据当地经济发展实力,开发并推广清洁能源,
              效碳减排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实现低碳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构建淡水养殖业“1+N”政策体系。在
                                                               较高的地区应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共享
              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上,我国生态安全法律法
                                                               低碳养殖成果,促进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协同
              规建立了较全面、完善的体系,对生态污染的                             发展。
              制约具有促进碳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协同作
              用。然而,我国针对淡水养殖业碳减排的相关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政策体系的制定尚未完备、成熟。因此,应着                            [  1  ]   张永年. 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收
              力构建中国淡水养殖业“1+N”政策体系,“1”指                              敛性  [J]. 城市问题, 2023(7): 33-42,83.
              的是推动中国淡水养殖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                                  Zhang Y N. Dynamic evolu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pa-
              转型发展的宏观政策方案,“N”围绕淡水养殖                                 tial convergence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Chinese cit-
              业碳减排重点任务的           N  个配套政策,这将完成                     ies[J]. Urban Problems, 2023(7): 33-42,83 (in Chinese).
              从零到有、从有到全的突破。“N”个配套政策                           [  2  ]   李晓梅, 黄俊. 中国省域物流碳排放效率的演化特征及收敛
                                                                    性分析  [J]. 世界地理研究, 2024, 33(4): 155-166.
              可以是:制定淡水养殖业碳排放监管政策,各
                                                                    Li  X  M,  Huang  J.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gence
              省级行政区因地制宜设定碳减排目标和奖惩措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of provincial logistics in
              施,通过倒逼机制推动渔业企业降低碳排放;
                                                                    China[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24,  33(4):  155-166  (in
              建立低碳渔业示范基地,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                                  Chinese).
              投入,推广和应用节能养殖设备、数字化养殖                            [  3  ]   吴静颖. 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研究    [D]. 武汉: 华中农业
              系统等先进技术;加强政府、科研院所和渔业                                  大学, 2021.
              企业之间的多方合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                                  Wu J Y.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业开展低碳科技研究项目,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in China[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
              提出渔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提高渔业从                                  (in Chinese).
                                                              [  4  ]   曾冰. 长江经济带渔业经济碳排放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业人员的低碳意识和技能水平。
                                                                    研究  [J].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2): 44-48.
                   二是鉴于生产效率是拉动淡水养殖碳排放
                                                                    Zeng B.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
              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应发展低碳技术,提高
                                                                    sion efficiency of fishery econom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
              能源效率。我国的能源仍以消耗煤炭、化石等                                  nomic  Belt[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  2019,
              一次能源为主,一方面,应提高低碳技术以降                                  41(2): 44-48 (in Chinese).
              低传统一次能源的碳排放比例,从而提高能源                            [  5  ]   Fiorito  G.  Can  we  use  the  energy  intensity  indicator  to  study
              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用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                                  “Decoupling” in modern econom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
              可再生低碳能源,从源头上解决燃烧一次能源                                  duction, 2013, 47: 465-473.
              导致的碳排放污染问题。在淡水养殖领域的低                            [  6  ]   Yang J, Hao Y, Feng C. A rac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w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towards global low-
              碳技术成果主要有循环水养殖系统、微孔增氧
                                                                    carbon  development?[J].  Energy  Economics,  2021,  100:
              技术、淡水池塘养殖小区构建等技术,这些技
                                                                    105327.
              术对促进碳减排起到了积极影响,但由于投入
                                                              [  7  ]   Chen C C, Lu Y L, He G Z. Driving mechanisms for decoup-
              和维护成本过高等困难,仍需要在发展中完善。                                 ling  CO 2   emissions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en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并推广使用新能                               largest emission countries[J].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10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