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水产学报》2025年第5期
P. 219

伍大清,等                                                                 水产学报, 2025, 49(5): 059618

                                            表 6    西部地区淡水养殖业脱钩弹性指数
                              Tab. 6    Decoupling elasticity index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 western China
                       省级行政区
                      provincial districts  2011  2012     2014    2015     2017     2018    2020    2021
                 内蒙古自治区                    0.12   −0.06    0.32     −0.75  0.44     −7.65    −9.10   −0.11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弱脱钩  强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衰退弱      强负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6   0.12     0.79     −0.04  0.08     0.15     −0.03   1.25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扩张性负
                 重庆                        0.07   0.29     0.41     0.30   0.19     0.04     0.06    −1.54
                 Chongqing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负脱钩
                 四川                        0.07   0.29     0.60     0.30   0.27     0.33     0.02    0.08
                 Sichuan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贵州                        0.13   −1.01    −0.10    0.07   −1.87    1.33     0.10    0.20
                 Guizhou                   弱脱钩    强负脱钩     强脱钩      弱脱钩    强负脱钩     扩张性负     弱脱钩     弱脱钩
                 云南                        0.10   0.39     0.76     0.39   0.07     −8.63    −0.46   −0.40
                 Yunnan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负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陕西                        0.03   −0.01    −0.15    −3.22  −667.80  361.10   0.32    0.02
                 Shaanxi                   弱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扩张性负     弱脱钩     弱脱钩
                 甘肃                        0.12   0.55     1.41     0.12   0.62     −0.30    −0.24   −0.58
                 Gansu                     弱脱钩    弱脱钩      扩张性负     弱脱钩    衰退弱      强脱钩      强脱钩     强负脱钩
                 青海                        0.00   0.18     0.00     −0.01  0.00     0.00     0.00    20.88
                 Qinghai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强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弱脱钩     扩张性负
                 宁夏回族自治区                   0.07   −2.12    0.14     0.21   −0.03    1.79     0.03    0.09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弱脱钩  强负脱钩  弱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衰退脱钩     弱脱钩     衰退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06  −0.02    −0.06    0.23   −0.31    1.43     −0.08   0.04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强脱钩  强脱钩  强负脱钩   弱脱钩    强脱钩      衰退脱钩     强脱钩     衰退弱

                                        [39]
              进而促进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贵州在“十三五”                           养殖碳排放量累积下降             105.75  万  t,在生产效
              期间大力推广稻田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坚持                             率、劳动力强度的作用下产生的碳排放累积变
              生态优先,把握产业转型契机,基本形成了生                             化量分别为−2 146.74      万和−447.37   万  t,这两类
              态渔业的现代化发展态势              [40] 。2011—2021  年,     因素促进碳排放的下降,其中生产效率占所有
              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淡                             驱动因素的比例为          42.2%,对降低碳排放的贡
              水养殖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整体呈现                             献率达到     82.8%,是拉动碳减排的最大马车。
              “弱脱钩-扩张性负/强负脱钩-衰退脱钩/衰退弱-                         而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强度效应的驱动下对碳排
              强负脱钩/衰退弱”的趋势,属于衰退型发展,                            放量累积变化的贡献分别为              751.39  万和  1 736.98
              可能原因在于这些省级行政区仍属于粗放式发                             万  t,说明这两个因素助力碳排放的增长,其中
              展,生产方式较落后、观念更新滞后、创新动                             在所有驱动因素中经济强度占比                  34.2%,对增
              力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生态经济                             加碳排放的贡献率达到             69.8%,因此经济强度
              效益低下。                                            是碳排放上升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强度抑制碳排放                   (表  7,
              2.2    碳排放变化的分解因素
                                                               表  8),该结果与贺青等         [19]  研究一致。其中生产
                   弹性脱钩指数描述的是淡水养殖碳排放和                          效率推动渔业碳减排,可能原因在于通过推广
              经济产出二者之间的同步关系,并未解释碳排                             低碳渔业绿色生产技术、加强渔民生产技术的
              放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运用                  LMDI 模型分         培训、加大低碳科技政策的扶持等方式来提高
              解我国淡水养殖碳排放驱动因素,各因素贡献                             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碳排放。劳动力强度由渔
              值及占比结果见表          7,各因素的分解弹性见表            8。     业专业从业人员衡量且其弹性均为负值,说明
                   由表   7  结果可知,2011—2021       年我国淡水          劳动力强度对碳排放起负效应,这可能与从业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8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