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摩擦学学报2025年第5期
P. 68

702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第 45 卷

            保持率高达93.3% (离心条件:3 000 r/min,180 min),             经处理直接使用.
            具有稳定的低摩擦系数(~0.096)和超低磨损率[~0.68×                        多孔PI的浸油过程:试验前用无水乙醇和石油醚
                   3
                                                    [22]
              −6
            10  mm /(N·m)]. 在润滑油的优化方面,Wang等 设计                 先后将多孔PI试样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30 min,去
            制备了可实现液-固相转变的油凝胶(相变温度为34 ℃),                       除试样内部及表面的杂质. 清洗后的试样在80 ℃下真
            一方面可以提高润滑油在多孔材料内部的储存量;另                            空干燥24 h,得到备用的干净试样. 首先选用3种不同
            一方面根据温度响应相转变,改变润滑油的黏度以满                            极性的基础油PAO10、DIOS和PEG400分别在2种温度
            足可控释放. 综上所述,虽然含油率与含油保持率对                           的负压条件下对多孔PI进行浸油,浸油条件分别为60 ℃
            多孔PI的润滑性能影响极为重要,研究人员也进行了                           下浸12 h和100 ℃下浸12 h,浸油过程中多孔PI全部被
            比较全面的研究,但是忽略了基础油作为润滑油关键                            基础油浸没,保证其可以充分含油. 为排除黏度的影
            成分,其分子结构与多孔PI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关键                           响,后又选用3种黏度相近极性不同的基础油PAO6、
            因素,开展与其相关的系统润滑性能探究更为少见.                            AN5和PEG200对其进行浸油,条件为60 ℃下浸12 h,
            因此,本文中主要考察不同结构基础油对多孔PI的储                           浸渍的6种基础油的详细理化性能参数列于表1中.
            油特性与刺激响应行为影响,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                                相同分子结构的聚酰亚胺YS-20薄膜合成过程:
            天平(QCM-D)表征聚酰亚胺表面与不同结构基础油                          首先,称取ODA (0.2 g, 0.001 mol)与NMP (15 g)加入
            之间的吸附特性,同时通过模拟不同的实际工况,系                            配备机械搅拌的三颈烧瓶中搅拌至ODA完全分散,
            统探究了基础油极性与体系润滑性能的内在关联,并                            然后置于冰浴中搅拌反应15 min. 再少量多次加入
            对相关润滑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为多孔含油聚酰亚胺                            ODPA (0.31 g, 0.001 mol)充分搅拌,加入一定量的
            自润滑材料的长寿命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NMP调节固含量(质量分数)至2%,冰浴反应12 h得

                                                               到聚酰胺酸(PAA)溶液. 然后,利用旋涂仪将PAA旋涂
            1    试验部分                                          在QCM-D测试所需的金芯片表面,涂膜前用无水乙

            1.1    试验材料及制备过程                                   醇将金芯片超声清洗10 min,氮气吹干. 旋涂时设定的
                试验材料:多孔PI (聚酰亚胺YS-20)试样由中国科                    旋涂仪转速为1 500 r/min,涂覆后的金芯片置于鼓风
            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干燥箱中对旋涂样品进行高温亚胺化. 升温程序设定
            提供,试样大小规格为25 mm×10 mm×4 mm;4,4'-氧                  为室温到80 ℃保持360 min,150 ℃保持60 min,200 ℃
            二胺(ODA,质量分数99.89%)、4,4'-氧双邻苯二甲酸                    保持60 min,250 ℃保持60 min,300 ℃保持30 min.
            酐(ODPA,质量分数99.95%)、N-甲基吡咯烷酮(NMP,                       摩擦对偶的选择与预处理:对偶材料为GCr15钢
            分析纯)以及二甲苯(分析纯)均购于天津科密欧化学                           环(外径为50 mm,内径为40 mm,面宽度为27 mm),其
            试剂有限公司;基础油PAO10、DIOS、PEG400、PAO6、                  详细化学组成列于表2中. 该材料的洛氏硬度HRC范
            AN5和PEG200由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                         围为59~69,试验前用石油醚将钢环超声清洗15 min.
            司提供;无水乙醇(分析纯)和石油醚(分析纯)均购于                          为保证试验过程中钢环表面粗糙度一致,摩擦试验前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的材料均未                            用1 200目和2 000目的砂纸先后对GCr15钢环表面进


                                                表 1    6种基础油的理化性能参数
                              Table 1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x base oils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Base oils  Dynamic viscosity (40 ℃)/(mPa·s)  Dynamic viscosity (100 ℃)/(mPa·s)  Viscosity index  Density/(g/cm ) 2  Aniline point/℃
              PAO10            60.49                     8.39              137.46       0.82         136
               DIOS            10.47                     2.78              159.38       0.90         −28
              PEG400           44.63                     7.62              142.51       1.11         <−40
               PAO6            24.68                     5.80              137.46       0.83         140
               AN5             26.40                     4.52              159.38       0.91         29
              PEG200           23.01                     7.60              140.51       1.11         <−30


                                              表 2    试验用的GCr15钢环化学组成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Cr15
                  Element        Fe         Cr           C           Si          Mn         S          P
               Mass fraction/%  Balance   1.30~1.65   0.75~0.85   0.15~0.35    0.20~0.40   ≤0.02     ≤0.026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