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5期
P. 26
第 5 期 柏伟, 等: (CuMnNi) 100-x Al x 高熵铜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615
变形,材料表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这种表面硬化现 屑的产生与摩擦时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有关,这是由
[22]
象有助于改善其耐磨性 . 于在往复摩擦过程中,高熵铜合金表层在剪切应力和
为了研究两种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应用三维轮 压应力的交变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萌生微裂纹,当
[24]
廓仪和SEM分析了其磨痕形貌,结果如图7~8所示. 由 裂纹扩展到临界长度后易导致材料剥落 . 因此,高
图7(a)可见,高熵铜合金的磨痕较浅,磨痕内有明显的 熵铜合金室温下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
犁削痕迹和微小的剥落坑,表明摩擦过程中除对偶球 磨损. 此外,图8(b)中还存在明显的黑色和灰色两种区
和磨屑对合金表层的犁削作用外还伴有轻微的塑性 域,对其EDS分析结果(表3)显示灰色区域的氧含量明
变形. 由图7(b)可见,C6161铝青铜的磨痕深度和宽度 显高于黑色区域,这是由摩擦氧化作用造成的 [25-26] . 如
明显大于高熵铜合金,且沿滑动方向和磨痕边缘有大 图8(c~d)所示,C6161铝青铜磨痕中的犁沟和塑性变形
量的磨屑堆积和凸起. 这是由于C6161铝青铜的强度 特征较高熵铜合金更显著,表明摩擦时铝青铜的磨粒
和硬度较(CuMnNi) Al 高熵铜合金低,导致摩擦过 磨损和塑性变形较高熵铜合金更严重. 铝青铜基体和
90
10
程中对偶球对铝青铜的犁削作用加剧,使表层发生了 磨屑的EDS分析显示,该合金摩擦时也存在摩擦氧化
[23]
严重的塑性变形 . 现象. 因此,C6161铝青铜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如图8(a)所示,高熵铜合金的磨痕表面除犁沟、塑 和严重的塑性变形. 通过以上对高熵铜合金和青铜的摩
性变形以及脱落坑外还分布着少量的白色颗粒状磨 擦系数、磨损率及磨痕形貌的分析表明:(CuMnNi) Al 10
90
屑,犁沟和塑性变形主要是对偶球的微犁削作用造成 高熵铜合金的高硬度和高强韧性使其具有良好耐磨
的,表明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图8(b)中磨痕的 性,其较高的硬度和强度有利于降低磨损,但磨痕表
高倍SEM照片显示剥落坑和微裂纹相连,表明部分磨 面的微裂纹和剥落坑较多导致粗糙度增加,因而其摩
2.0 2.0 600
(a) Fraction coefficient (b) Inside
Wear rate 1.5 500 Outside
Friction coefficient/μ 1.0 1.0 Wear rate/[10 −4 mm 3 /(N·m) −1 ] Microhardness/HV 400
1.5
300
200
0.5
0.5
0.0 0.0 100 0
C6161 C6161
(CuMnNi) 90 Al 10 (CuMnNi) 90 Al 10
Fig. 6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a) and microhardness (b) of worn surfaces in (CuMnNi) 90 Al 10 high
entropy bronze and C6161 bronze
图 6 (CuMnNi) 90 Al 10 高熵铜合金和C6161铝青铜的摩擦系数、磨损率(a)和磨痕显微硬度(b)
(a) μm (b) μm
35
50
30
40
25
0 0 30
20
0.5 1.0 15 0.5 1.0
20
x/mm 10 x/mm
1.0 0.5 y/mm 1.0 0.5 y/mm 10
5
2.0 0 2.0 0 0
0
Fig. 7 3D mophology of worn surfaces of (CuMnNi) 90 Al 10 high entropy bronze (a) and C6161 bronze (b)
图 7 (CuMnNi) 90 Al 10 高熵铜合金(a)和C6161铝青铜(b)磨痕的三维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