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5期
P. 156
第 5 期 杨兴辰, 等: 迷宫-蜂窝混合型密封静态稳定性与泄漏特性研究 745
2 的分布情况. 可以看出:1) 与非阻塞状态相比,阻塞状
0 态两种密封呈与非阻塞流动相似波动趋势的同时,压
−2 差显著提升,转子受力增大,不利于系统稳定性;2) 在
Radial force/N −4 阻塞状态下,混合型密封与迷宫密封出口处压差增长
−6
剧烈,转子受气流力增大,不利于密封-转子系统稳定
−8
Hybrid seal 工作.
−10
Labyrinth seal
14
−12 Hybrid seal
Cross-coupled stiffness/(kN/m)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2 Labyrinth seal
Eccentricity ratio/% 10
8
Fig. 13 Fluid-induced force in the choked of two kinds of 6
seals under eccentric conditions
图 13 阻塞状态下两种密封转子受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趋势 2 0
所示,两种不同结构型式密封的静态直接刚度系数均 −2
−4
为负值,易导致转子-密封系统失稳. 而随偏心率增 −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大,迷宫密封静态直接刚度系数下降,其绝对值较非
Eccentricity ratio/%
阻塞情况更大且降低更快;混合型密封静态直接刚度 Fig. 15 Cross-coupled stiffness in the choked of two kinds of
系数均为负数,随偏心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迷宫-蜂 seals under eccentric conditions
图 15 阻塞工况下两种密封静态交叉刚度系数与偏心率变
窝混合型密封在偏心工况更加稳定. 化关系
0
图17为迷宫-蜂窝混合型密封与传统迷宫密封在
−15 阻塞不同偏心状态下,大、小间隙处马赫数沿密封长
Direct static stiffness/(kN/m) −45 度分布情况. 可以看出,阻塞流动状态与非阻塞流动
−30
−60
状态马赫数变化趋势相同. 在第十密封齿处两间隙处
−75
马赫数均大幅度增长,且小间隙处马赫数增长更为剧
−90
−105
Hybrid seal
−120
差增大使密封气流力及静态刚度系数为负值.
−135 Labyrinth seal 烈. 由惯性效应,小间隙处惯性力增大,压力降低,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18为阻塞状态迷宫-蜂窝混合型密封与传统迷
Eccentricity ratio/%
宫密封沿密封长度最大、最小间隙处周向速度的变化
Fig. 14 Direct static stiffness in the choked of two kinds of
趋势. 可以看出:1) 与非阻塞密封相比,阻塞状态下
seals under eccentric conditions
图 14 阻塞状态下两种密封的静态直接刚度系数与偏心率 大、小间隙处周向速度随偏心率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变化关系 两种不同结构型式密封小间隙处周向流动速度均随
偏心率增加而升高,大间隙处均随偏心率增加而降
图15为两种不同结构型式密封的静态交叉刚度 低;2) 增加进出口压比使密封间隙处周向速度波动增
系数在阻塞工况下随偏心率变化情况,如图15所示, 强,但最大值变化并不明显;3) 相比传统迷宫密封,混
在低偏心率下两种密封静态交叉刚度系数均随偏心 合型密封大、小间隙处周向速度差略小,周向流动较
率增大而降低,高偏心率下交叉刚度系数随偏心率增 为平稳,大、小间隙处压力相差较小,有利于提高密封
大而升高. 迷宫密封在偏心率6%~60%时静态交叉刚 稳定性.
度系数为负,混合型密封在偏心率小于80%时均为负. 图19为迷宫-蜂窝混合型密封与传统迷宫密封在
因此,混合型密封静态交叉刚度负值区域较大,具有 大、小间隙处周向速度梯度分布情况,与非阻塞密封
更好静态稳定性. 相比,阻塞密封周向速度梯度更大;混合型密封因蜂
图16为阻塞状态下,迷宫-蜂窝混合型密封与传 窝结构特性,偏心对大小间隙黏性效应影响较小,较
统迷宫密封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压力差沿泄漏方向 大周向速度梯度变化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