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5期
P. 102

第 5 期                  彭锐涛, 等: 水基MWCNTs/MoS 2 复合纳米流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691

                航空高强度合金的精密/超精密加工常伴随剧烈                          摩擦系数、体积磨损率和磨痕形貌等分析指标获得了
            的摩擦、发热,如冷却润滑不及时将导致工件表面产                            最佳配比,并揭示了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减摩抗
            生热损伤缺陷. 冷却液作为刀具-工件之间降温和润滑                          磨作用机理. 本研究为复合纳米流体在航空高强度合
            的核心介质,能及时疏散加工区热量并减小摩擦,从                            金超精密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摩擦学理论基础,并为其
            而提高加工质量并降低刀具磨损. 但由于传统冷却液                           在摩擦、润滑领域提供应用参考.

            成分、配比固定,其传热、润滑和渗透等性能有限. 为
                                                               1    试验部分
            进一步提高航空高强度合金超精密加工质量和对环

            境的友好性,亟需开发适应于内冷却、微量润滑等加                            1.1    试验材料及制备
            工工艺   [1-2] 的高效冷却液.                                    一维碳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是由
                纳米尺度的颗粒有着优异的传热与润滑性能,用                          两层及以上的六边形碳原子卷成的同轴圆管,具有较
                                           [3]
            以制备冷却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然而,纳米颗粒                          大的长径比. MWCNTs是目前已知导热系数最高的物
            在基液中一直进行着无规则、剧烈的布朗运动,颗粒                            质,因此通常作为纳米添加剂提升基液的导热系数.
            之间的范德华力使其相互聚拢而极易发生团聚现象,                            但研究表明,MWCNTs在基液中极易发生团聚或缠
            导致沉淀的产生.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二硫化                        绕,因此破坏润滑环境         [10-11] . MoS 则可与之互补,由于
                                                                                           2
            钼(MoS )已被证实可有效地提升基液的摩擦学性能                  [4-5] ,  MoS 仅通过S-S层中(002)晶面上弱范德华力与相邻
                                                                   2
                   2
            但二者在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中分散性极差,因此实                            层连接,因此层与层之间易产生滑移,这有利于润滑
            际应用受到限制. 离子液体(ILs)在室温下呈液态,具                        并减少摩擦,但其导热能力不足. 本研究中,MWCNTs
            有环保、稳定和挥发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应力和                            和MoS 纳米颗粒分别购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
                                                                     2
                             [6]
            高温的摩擦环境中 . 考虑到ILs与纳米颗粒可产生静                         有限公司和上海超威纳米科技公司,两种纳米颗粒的
            电吸附而分散,尤其是能与MWCNTs生成π-π键,因此                        形貌如图1所示,主要物理参数列于表1中. 试验中所
            能实现稳定悬浮. 并且,ILs可兼容并提高其他添加剂                         使用的ILs为[EMIm]BF ,购于青岛奥立科新材料科技
                                                                                   4
            的临界胶束浓度        [7-8] ,故可制成复合纳米流体. 本研究              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其常温常压
            中,层状的MoS 具有低剪切特性,管状的MWCNTs能                        下的物理参数列于表2中.
                          2
            够起到“类轴承”的减摩作用 ,ILs通过静电作用使两                             复合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采用适用较广的“两步
                                     [9]
                                                                  [12]
            种纳米颗粒相互堆叠,协同强化冷却和润滑性能. 相                           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基于[EMIm]BF 与MWCNTs
                                                                                                  4
            对于单一组分的纳米流体,上述MWCNTs/MoS 复合                        在π-π共轭作用下的吸附原理,如图2(a)所示,首先将
                                                     2
            纳米流体更适应于机械加工中需要兼顾换热和润滑                             离子液体[EMIm]BF 和MWCNTs以质量比1:1研磨60 min
                                                                               4
            的场合.                                               至胶体状,用以细化碳纳米管颗粒并改善MWCNTs在
                本文作者以ILs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                  基液中的分散性. 随后,将上述[EMIm]BF -MWCNTs
                                                                                                   4
            BF )作为主添加剂制备了水基MWCNTs/ MoS 复合                      胶体置入去离子水中,此时胶体所占质量分数最低为
               4
                                                     2
            纳米流体,并对其悬浮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随后通过                            1.2%,超声、磁力搅拌各30 min制备得到MWCNTs水

                 (a)                                                 (b)













                                              1 μm                                              1 μm

                                  Fig. 1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nanoparticles: (a) MoS 2 ; (b) MWCNTs
                                          图 1    纳米颗粒显微形貌:(a)MoS 2 ;(b)MWCNTs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