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4期
P. 81

524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1 卷

                                                                                             OH
                                                      Si(OCH 3 ) 3


                             MMA, MPS                                 TEOS, ethanol
                                                                                    HO               OH
                             70 ℃, KPS   Si(OCH 3 ) 3         Si(OCH 3 ) 3  Ammonia, RT
                                                                      sol-gel proces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H
                                                      Si(OCH 3 ) 3
                    PTFE                      PTFE@P(MMA-co-MPS)                          PTFE@SiO 2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TFE@SiO 2  core-shell composite particles
                                         图 1    PTFE@SiO 2 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1:1缓慢加入20 ml TEOS和乙醇混合溶液,搅拌15 h后                   SiO 核壳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其中能量
                                                                  2
            停止反应,利用乙醇将所得溶液进行离心清洗得到                             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用于确定核壳的元素分布.
            PTFE@SiO 核壳复合粒子,并将其烘干成粉末,以待                        采用Nexus 870红外光谱仪(Thermo Nicolet Corporation,
                      2
            后续使用. 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Wisconsin,USA)和Zetasizer Nano ZS ZEN 3 600激光

            1.3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动 态 散 射 仪 (Malvern  Instruments  Limited, Malvern,
                通过超声分散过程将质量分数为3%的核壳型                           UK)对复合粒子的化学结构和粒子的尺寸分布进行分
            PTFE@SiO 复合粒子分散至去离子水中(以下简称                         析. 利用SEM和非接触式三维表面轮廓仪(MicroXAM-
                      2
            PTFE@SiO 润滑剂). 为了系统研究PTFE@SiO 润滑                   800,KLATencor Corporation,Milpitas,USA)分别观察
                                                     2
                      2
            剂的摩擦磨损性能,将PTFE和SiO 混合粉末所制备的                        试样的磨损形貌、磨损表面元素分布和测量磨痕的横
                                         2
            水基润滑剂以及纯水作为对照试样进行对比测试,其                            截面积.

            中,PTFE和SiO 的粒径为500 nm左右,并按照0.57:                   2    结果与讨论
                          2
            0.43质量比加入去离子水中,简记为PTFE/SiO 润滑剂.
                                                   2
                利用兰州中科凯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                            2.1    形貌分析
            LSR-2M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图2示出了所制备核壳PTFE@SiO 复合粒子的微
                                                                                                2
            摩擦副以球-盘接触式进行往复运动,静止的上试样                            观结构. 对比图2(a)和2(b)可发现,当PTFE被SiO 包覆
                                                                                                        2
            为φ4 mm的不锈钢球,往复滑动的下试样为φ30 mm×                       后,粒子的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由最初的棒状或
            8 mm的不锈钢圆盘,不锈钢材质均为SUS304. 测试的                      者椭圆状变为不规则的圆形. 从图2(c、d)中可以清晰
            法向载荷均为10 N,往复运动振幅为10 mm,摩擦持续                       地观察到粒子的核壳结构,浅灰色部分是PTFE,深灰
            时间为30 min,每组测试重复3次,并取其平均值. 试                       色部分是P(MMA-co-MPS)-SiO ,并且可以看到部分
                                                                                          2
            验 温 度 为 25、 50和 80  ℃, 滑 动 速 率 为 0.019、 0.029、     粒子呈现双核或者多核结构,这主要是由于TEOS在
            0.039和0.049 m/s,相对湿度为20%~40%. 利用不同粒                发生水解缩合之前粒子之间已经部分水解缩合导致
            度的金相砂纸对钢盘进行打磨,然后利用北京时代润                            的. 另外,图2(d)中C、F、O和Si元素的存在也有力地证
            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R200表面粗糙度仪                          明了PTFE@SiO 核壳复合粒子的成功制备.
                                                                             2

            测试其表面粗糙度R ,得到R 为0.015、0.2、1.5和4 μm                 2.2    化学结构
                              a      a
            的钢盘.                                                   图3示出了PTFE和PTFE@SiO 的红外谱图和粒
                                                                                             2
                试验所用的钢球和钢盘在测试开始前均用丙酮                           径分布曲线. 从图3(a)中的吸收曲线来看,PTFE样品
                                                                                    −1
            超声10 min以清洗掉污染物和油污,试验时利用滴管                         在1 214.95和1 155.17 cm 处的强吸收峰分别归属于
            移取0.5 ml的润滑剂滴至摩擦接触表面,测试结束后                         C-F键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639.83和505.20 cm             −1
                                                                                                          −1
            用乙醇棉球轻轻擦拭磨损表面,待自然干燥后存储,                            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F 的摇摆振动;而在3 400 cm 附
                                                                                  2
            以备后续分析表征使用.                                        近出现了中等强度的宽峰,可能是由于部分水或者未

            1.4    结构表征                                        清洗干净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导致的振
                利用TF20 (JEOL,FEI company,Hillsboro,USA)透       动峰. 当PTFE的表面包覆了SiO 后,谱图的吸收峰发
                                                                                          2
                                                                                         −1
            射电子显微镜(TEM)和JSM-5601LV (JEOL,Electronics           生了明显变化,在3 415.30 cm 处的强而宽的特征峰
            company,Tokyo,Jap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TFE@             是由于Si-O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位于1 733.50 cm               −1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