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2期
P. 12

第 2 期                  彭玉兴, 等: 矿井提升钢丝绳改性氧化石墨烯润滑油减摩特性研究                                       157


                     (a)   10                                 (b)
                                   1
                                   2
                                                                                        11

                                                                                         12
                                                                     13B
                                   3
                                                    9
                                                                                             13A


                                   4
                                   5                                14B                       14A
                             6
                                               8
                          7


                                             z                                           15
                                                                                 16
                                                  y
                                         x

                       (c)









                        17                    15         14      13

             Fig. 11  Fretting friction-wear test system of steel wire. (a) integral structure,(b) the magnified picture of wire contact area,(c) wire
                                            loading mechanism on both left and right sides
                    图 11    钢丝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台(a)整体结构、(b)钢丝接触部位放大图(后视图)、(c)左右两侧钢丝装载机构

                                    F 1
                                 f =                    (2)    粒磨损;而用ODA-GO油样润滑时[图12(c,e)],磨痕宽
                                    F 2
                                                               度变窄,点蚀、凹坑区域明显减少,说明疲劳磨损显著
            式中:F   max 、F min 为一次循环钢丝16所受切向力的最大
                                                               降低,但犁沟现象依然明显,其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
            值和最小值,其图谱为正弦曲线;α为钢丝12和16的交
                                                               磨损.

            叉角.
                试验条件如下:接触力F =30 N、交叉角α=60°、微                   3    结论
                                     2
            动振幅120 μm、微动频率2.5 Hz、循环次数20 000、扭
                                                                   a. 采用脱水缩合的方法将ODA接枝在GO表面,
            转角度2.5°、3根钢丝预紧力都为350 N、供油方式为滴
                                                               制备过程中发生了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其中
            油. 考虑到ODA-GO的分散性较好,更能用于实际,选
                                                               后者占主导.
            其进行钢丝微动试验,由图12(a)可知,在稳定磨损阶
                                                                   b. 非极性基团之间的色散力主导烷基化石墨烯
            段,ODA-GO油样的摩擦系数较IRIS数值更低且更稳                        在非极性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该力远大于GO中极性
            定,其平均摩擦系数为0.135,相比IRIS(0.150)减少了                   基团与烃溶剂中非极性基团之间的诱导力与色散力

            10%. 用IRIS润滑时[图12(b,d)],磨痕较宽,表面存在                  之和;长碳链烷基的接枝密度越高,改性石墨烯基材
            较多的磨屑及密集的点蚀区域[直径1 μm左右,图12(d)],                    料的分散性越好,但接枝密度越高,其缺陷越多,层状
            犁沟现象明显,说明其磨损形式主要为疲劳磨损和磨                            结构越不规整,相应的润滑性能也会下降.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