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18
高 原 气 象 42 卷
14
等, 2011; 邵勰等, 2011)。2011 年 1 月, 我国南方 2 数据选取和方法介绍
地区贵州、 四川等省再次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2. 1 资料选取与处理
侵袭。近年来, 区域气候变化格局复杂, 气象灾害
本文使用的资料为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
频繁, 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事件对人们的生活
供的逐日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 该资料经过国家信
和农业生产造成了重要的影响(田青, 2017; 黄浩
息中心的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得以保证, 对错误值
等, 2021)。冻雨是冬季或春季发生的一种严重的
与异常值进行筛选和剔除, 选取出青藏高原东部和
灾害性天气现象, 在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中是导致
西 南 地 区 共 157 个 站 点 数 据 , 时 间 范 围 为 1961
冰 冻 灾 害 的 重 要 原 因(杜 小 玲 等 , 2014)。 John
-2020 年。研究区域以 2500 m 海拔为界, 将区域分
(2000)分析了北美大湖区的冻雨气候特征和冻雨
为青藏高原(包括青海、 西藏中东部、 甘肃的高海
的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多数冻雨时间是短时的, 并
拔站点、 川西高原以及云南西北角部小块区域)和
出现于 12 月至次年 3 月。钱晰(2014)、 陆虹等
西南地区(包括重庆、 贵州、 四川除川西高原之外
(2019)从单站和区域低温雨雪事件的时空变化特
的区域以及云南大部分区域)两个区域(图 1), 范围
征的研究中发现, 低温雨雪事件的发生与海拔有
为86°E -111°E, 21°N -40°N, 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包
密切关系, 且钱晰(2014)通过制定的综合性指标,
括77个站, 西南地区包括80个站。
在研究中指出西南云贵高原是低温雨雪冰冻事件
文中涉及的地图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
发生的高频区。毛淑君和李栋梁(2015)使用模糊
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下载
信息分配方法划分我国南方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
的审图号为 GS(2019)1822 号的中国地图制作, 底
气时各气象要素的等级, 指出近 51 年来我国南方
图无修改。
低温雨雪冰冻的风险虽呈减小趋势, 但近年出现
重大灾害的可能性将有所增加。汪丽等(2016)采
用旋转 EOF 方法, 将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天气大
致划分为 4 个区域。
青藏高原东部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独特,
造就了其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南地区处于青藏高原
东南侧, 地形起伏大, 且气候差异显著(温婷婷等,
2021; 王映思等, 2021), 生态环境丰富, 对气候变
化较为敏感, 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对这些地区环境
的影响尤为显著(魏莹和段克勤, 2020; 周杰等,
2021)。特别是近期开工的国家重大工程川藏铁路
建设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核心区域, 西南地区则是西 图1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南地区站点分布
电东送工程的关键区, 这些重大工程都会受到青藏 Fig. 1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in the eastern Qinghai-Xizang
高原和西南地区冰冻雨雪极端天气的影响。 Plateau and Southwest China
综上所述, 之前已有许多针对冬季发生在特定 2. 2 研究方法
时间、 特定区域的典型低温雨雪事件的研究, 但春 2. 2. 1 单站低温雨雪事件定义
季同样也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替的季节(艾雅雯等, 冻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冷却水滴在温度≤
2020), 但对不同季节的低温雨雪的区域分布研究 0 ℃的物体表面产生的一种冻结现象, 我国出现冻
较少。本文根据统计青藏高原东部和我国西南地 雨较多的地方主要发生在贵州西北部海拔较高的
区 60 年的低温冰冻雨雪事件频次资料, 利用经验 的地区(赵思雄和孙建华, 2008; 周庶等, 2020)。
正交函数分解对不同季节的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 杜小玲等(2010)在研究贵州冻雨时发现, 2008年贵
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进行细致地分析, 在一定 州威宁站发生冻雨次数可达 33 次, 白慧等(2016)
程度上为研究我国几十年长时间范围内低温冰冻 的研究中指出在新气候态(1981 -2010 年)下, 贵州
雨雪事件提供理论基础, 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 冬季冻雨中心分布在威宁、 大方、 开阳和万山中部
据, 对区域及周边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和气象气候 一线, 根据 30 年观测资料所得的平均冻雨天数分
灾害的预防等都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别为 39, 28, 23和 25天, 但两篇文章中没有明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