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136
高 原 气 象 42 卷
132
子依然存在, 鄂霍次克海到阿留申地区为显著的位 的位势高度异常是影响松花江流域冬季降雪的一
势高度正异常。鄂霍次克海的异常高压在松花江 个重要环流系统。
流域下游形成阻塞形势, 其南部的偏东南气流有利 动力与水汽条件是引起降雪的两个重要因素
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水汽向松花江流域输送, 并引起 (王遵娅和周波涛, 2018)。从图5中可知, 当冬季松
该流域降雪增多。将图 4(b)中显著区域(48°N - 花江流域降雪偏多时, 对流层低层华北地区为气旋
58°N, 145°E -175°E)的平均位势高度距平定义为 式环流, 阿留申地区为反气旋式环流, 此时中高纬
鄂霍次克海-阿留申指数(Okhotsk-Aleutian index, 地区被显著的异常东南风控制。在此环流影响下,
OAI), SRBI 与 OAI 的相关系数为 0. 38, 通过了 我国东部近海以及阿留申南部海域的水汽被输送至
95% 显著性检验。因此, 鄂霍次克海—阿留申地区 松花江流域并辐合上升, 有利于该流域降雪增加。
图5 1979 -2019年SRBI与冬季850 hPa风场(矢量, 单位: m·s ), 500 hPa垂直速度(单位: ×10 Pa·s )和整层水汽通量
-1
-1
-2
-1
-2
-1
-5
[矢量; 单位: kg·(s·m) ]及其散度(阴影区, 单位: ×10 kg·s ·m )距平的回归系数分布
(a)中阴影和(b, c)中打点区域通过90%显著性检验
-1
Fig. 5 Regressions of winter 850 hPa wind (vector, unit: m·s ), 500 hPa vertical velocity (unit: ×10 Pa·s ), whole layer
-2
-1
-5
-2
-1
moisture flux [vector; nuit: kg·(s·m)] and divergence (shaded; unit: ×10 kg·s ·m ) anomalies against SRBI from 1979
-1
to 2019. The shaded in (a) and dotted areas in (b, c) indicate values that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90% level
4 松花江流域冬季降雪与西北太平 地区海温异常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
洋海温的关系 题, 图 6(a)给出了 SRBI 与冬季西北太平洋地区海
温距平的相关系数分布。从图 6(a)中可知, 海温异
4. 1 松花江流域冬季降雪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 常主要呈偶极子型分布, 其中正异常位于日本海及
的协同变化 其以东地区, 负异常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地区。虽
观测和模拟结果表明, 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温异 然白令海峡和热带中太平洋(区域 C)地区也分别出
常对亚洲中高纬环流有重要影响(余贞寿, 2005)。 现了较为显著的负异常和正异常区域, 但是考虑到
由上分析可知, 松花江流域冬季降雪与中高纬地区 上述两个地区海温异常区域相对较小, 因此将区域
的环流异常有显著联系, 那么其与冬季西北太平洋 A 和区域 B[图 6(a)中蓝色虚线框]内平均海温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