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107
1 期 肖贻青等:西北涡与西南涡共同作用引发秦巴区域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103
对于涡度而言, 3日 20:00[图 5(b)点线]秦巴区 动明显减弱, 700 hPa速度降为-9. 0×10 Pa·s , 且
-1
-2
域上空 1000~500 hPa均为正涡度区, 最大涡度位于 对流层中层出现下沉运动, 抑制了强对流活动的发
-1
-5
700 hPa, 为 18. 6×10 s , 此时在正涡度的作用下 展, 大气从不稳定状态趋于稳定, 不利于降水的继
700 hPa 西南气流具有气旋性曲率而逐渐转为东南 续产生。
气流, 850 hPa东南气流则转为东北气流。4日08:00 通过对大暴雨过程的散度、 涡度和垂直运动的
[图 5(b)虚线], 秦巴区域 700 hPa 正涡度值增加了 廓线图分析动力条件, 表明在西南涡生成后与西北
-1
-5
几乎一倍, 为 36. 2×10 s , 850 hPa 的正涡度值也 涡的共同作用下,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正涡度和垂
-1
高达 36×10 s , 在强大的正涡度作用下, 气流的 直上升运动都有显著加强, 从而使对流活动达到最
-5
涡旋性运动加强, 西北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和副高外 强, 且三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
围的西南气流同时做逆时针运动, 从而在西南地区 随着西南涡的演变先增强后减弱。
旋转辐合成为西南涡。4 日 20:00[图 5(b)实线]中 6. 3 热力对流条件
低层(850~700 hPa)涡度明显减弱, 西南涡也有所 对秦巴区域内的四川达川站 T-logP 图进行分
减弱, 但因其涡旋结构还存在, 因此涡度值比西南 析, 以研究该区域的热力对流条件。3日 20:00[图6
涡生成之前依然高出许多, 为 25×10 s 左右。从 (a)], 达川站的湿层较薄, 仅 750~720 hPa 温度露
-1
-5
涡度的变化可以看出, 正涡度有利于西南涡的生 点 差 小 于 2 ℃ , 500~460 hPa 温 度 露 点 差 大 于
成, 而西南涡生成后使正涡度值显著增加, 从而有 10 ℃, 说明对流层低层有暖湿气流, 而中高层具有
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 进而加强降水。 一定的干冷空气侵入, 有利于层结不稳定的建立。
从垂直速度的廓线图来看, 3 日 20:00[图 5(c) 850~500 hPa 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减小[图 6(b)], 温
点线] 秦巴区域上空西北涡后部的偏北气流与西南 差达到 12. 6 ℃, 具有明显的对流不稳定, 同时对流
-1
气流辐合抬升, 使 850 hPa 以上平均高度层均为上 有效位能(CAPE 值)高达 3100. 1 J·kg , K 指数为
升运动, 最强的上升运动在 700 hPa, 速度达到 36. 4 ℃, SI 指数为 0. 9 ℃; 850 hPa 以下风随高度
-15. 7×10 Pa·s , 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4 日 逆转, 说明近地层有冷平流的输送, 可能是造成一
-1
-2
08:00[图 5(c)虚线], 西南涡生成后, 辐合上升作用 定对流抑制能量的原因。这些环境参数(表 1)均表
加强, 850 hPa以上的垂直运动都有明显的加强, 且 明此时大气处于非常强的不稳定状态, 在 700 hPa
强垂直运动层向高层移动, 最大垂直上升运动在 大范围偏北气流与西南气流辐合形成的中尺度切
650 hPa, 值为-26. 1×10 Pa·s 。随着西北涡的消 变线的触发下, 将引起较大尺度的对流活动, 有利
-1
-2
失和西南涡的减弱, 4日 20:00[图 5(c)实线]垂直运 于大暴雨的发生。
图6 2021年9月3日20:00四川省达川站T-logP图(a)和假相当位温剖面(b)
Fig. 6 T-logP diagram (a) and profile of pseudo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b)
at Dachuan st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at 20:00 on 3 Sept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