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
P. 51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414
图3 对A(654,21)数组进行EOF分析所得第一、第二特征向量和第一、第二时间系数序列
Fig. 3 The EOF first and second eigenvectors,the first and second time coefficient series of A(654,21)
图4 三类事件中冬季逐日温度序列功率谱分析
Fig. 4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daily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in three types of events in winter
中区域与图 3 基于整个冬季得到的空间分布一致。 (end-2 d~end)做平均,以此对比研究三类事件发
未滤波前三类事件冷空气强度异常达-6 C 以下, 生过程中的低频环流场演变特征异同。
o
10~30 天低频滤波后,冷空气大值区位置无明显改 4. 1 对流层低层环流
变,冷空气异常为-1. 5 C 以下,再次说明选取 10~ 首先对比分析三类事件中对流层低层海平面
o
30天滤波尺度的合理性。 气 压 场(sea level pressure,SLP)、850 hPa 风 场
(UV850)和气温场(T850)低频特征及其差异。
4 三类事件中低频环流场演变特征 由图 6可知:(1)三类事件发生后,伴随欧亚地
及差异 区中、高纬低频正异常的东移南下,SH的位置和强
度都发生了变化,但 SH 的控制范围和异常程度明
为了解三类事件发生前后低频环流场的演变
显不同。在东北类事件中,除了低频 SH,低频 AL
特征及差异,将事件的开始日作为第 0 天,事件发
也是 SLP 场主要低频影响系统之一。事件爆发后 5
生前(后)第 n天用-n(n)d表示,对三类事件中的对 天内,对全国类,低频 SLP 场上新地岛以西和西伯
流层高中低层环流要素低频分量进行合成分析。 利亚到中国北方的低频正异常均呈向东南移动和
考虑每次事件持续时间不同,且持续最短时间为 8 扩展的特征,SH 偏强,范围较大,南部边界可达江
天,故对事件发生日及之后 5 天内的低频环流场做 南地区;对东北类,西西伯利亚到中国中西部的大
0~2 d、3~5 d 平均,事件结束前 2 天至事件结束日 范围低频正异常向东、向南移动,较强的 SH 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