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高原气象》2022年第6期
P. 47

第 41 卷   第 6 期                        高     原    气     象                             Vol. 41  No. 6
               2022 年 12 月                       PLATEAU METEOROLOGY                             December,2022


             谭赢,李丽平,施春华,等,2022. 中国冬季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低频特征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J]. 高原气象,41
             (6):1410-1424. TAN Ying,LI Liping,SHI Chunhua,et al,2022. Low-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Winter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 to Atmospheric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J]. Plateau Meteorology,41
             (6):1410-1424.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118.




                        中国冬季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低频特征

                                     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谭 赢 ,李丽平 ,施春华 ,毛炜峄 ,李一格                                 3,1
                                         1
                                                                 1
                                                                            2
                                                     1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3. 昔阳县气象局,山西 昔阳      045300)

                     摘要:利用1980-201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481站逐日气温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
                     比研究了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冬季三类(即:全国类、东北类和东部类)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以下简
                     称事件)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20 世纪 80-90 年代初和 21 世纪 00 年代后期以来事件偏多,冬季温度
                     均具 10~30天显著周期。通过对对流层大气环流场分析发现,在低层三类事件主要受低频西伯利亚高压
                     (Siberian high,SH)影响,SH 在全国类最强,东北类最弱;SH 范围在全国类最大,南边界可达长江以
                     南,在东北类和东部类中偏东。此外偏西的低频阿留申低压也是影响东北类事件的主要低频系统之一。
                     在中层,全国类和东部类事件均有低频横槽转竖并和东亚大槽合并的过程,横槽在全国类中纬向尺度更
                     大,东北类主要受东北冷涡度的影响。在高层,在全国类事件中温带急流整体持续偏弱,副热带急流整
                     体持续偏强;东北类温带急流西强东弱,副热带急流西弱东强;东部类中温带急流整体持续偏弱,且偏
                     弱程度大于全国类,副热带急流西强东弱。要分别关注低频 500 hPa高度场上-12天(全国类)、-9天(东
                     北类)和-10天(东部类)的西部预测信号,以及-12天(全国类)的东部信号。
                     关键词:持续性低温事件;中国冬季;大气低频振荡;延伸期预报
                     文章编号:1000-0534(2022)06-1410-15     中图分类号:P4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118



              1   引言                                           (康丽华等,2009;韦玮等,2014,2020;Li et al,
                                                                2021),且中国冬季温度与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使大量冰川消退、冻土融
                                                                high,SH)、东亚季风强度、秋季海冰面积/强度等
             化,生物物理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极端                             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龚道溢和王绍武,1999;王
             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遵娅和丁一汇,2006;申红艳等,2010;李艳等,
             (Collins et al,2019)。Zhang et al(2016)发现 1980      2019;杨冬东等,2020;王璠等,2021)。侯亚红等
             年以来,北极平流层极地涡旋持续向欧亚大陆偏                             (2007)研究表明,SH 的面积和中心纬度异常也是
             移,使得欧亚大陆和北美部分地区温度异常偏低。                             影响中国冬季温度的重要因素。朱红霞等(2019)
             近年来,与极端温度联系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                             进一步探究了 SH 的年际变化模态和特征,及其影
             气象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中国冬季温度                             响东亚温度的物理机制。当 SH 持续偏强时,有利
             及其大气环流异常存在明显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于低温事件的维持(刘名歆等,2021)。前期对流层


                 收稿日期:2021⁃06⁃28;定稿日期:2021⁃12⁃28
                 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602)
                 作者简介:谭赢(1997-),女,重庆忠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极端低温的低频研究. E-mail:904970325@qq.com
                 通信作者:李丽平(1971-),女,山西寿阳人,教授,主要从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 E-mail:li.liping@163.com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