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
P. 37

高     原      气     象                                 41 卷
              1130




































                                    图4   1979-2017年中亚地区冬季各气候区极端降雪指数年际变化
                                  *表示趋势率通过0. 05显著性水平检验,**表示趋势率通过0. 01显著性水平检验
                      Fig. 4  Inter-annual change of the extreme snowfall indices in the climate subregions of Central Asia during
                             winter from 1979 to 2017. * means the trend rate passing the 0. 05 significance level test,
                                       ** means the trend rate passing the 0. 01 significance level test
             3. 2  极端降雪的大气环流特征                                      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介质,由水汽通量[图 5
                  大尺度环流背景是极端降雪发生的直接驱动                          (b)]可知阿拉伯海北部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与巴
             因素(Huang et al,2015),为了进一步探究南部关                    尔喀什湖一带的异常气旋性环流配合显著加强了
             键区极端降雪的成因,选取冬季大雪发生频次最多                             两个系统之间的西南向水汽输送,有利于将低纬阿
             的 12月[图 1(i)]作为代表月份,并利用极端降雪指                       拉伯海、北印度洋等的暖湿水汽输送到关键区,从
             数 R6(大雪日数)的时间序列对大气环流场和海温                           而导致 2000 年以来关键区极端降雪增加。此外中
             场进行回归,其结果如图 5 所示。由图 5(a)可知,                        亚地区为正压的位势高度负异常,其一方面有利于
             极端降雪偏多年份从北大西洋到中亚地区沿着北                              暖湿水汽在关键区辐合并产生上升运动,大气对流
             大西洋急流(Trouet et al,2018)和亚非急流(Sato                 不稳定增强,另一方面加深了中亚大槽,致使关键
             and Takahashi,2006)的两支波列增强。其中一支                    区处于槽前脊后的特殊位置,为极端降雪的发生提
             波列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在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                             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Bothe et al,2012)。
             格陵兰岛、欧洲大陆西部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存在位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高纬度 Rossby 波列的传播
             势高度异常为“正-负-正-负”的 Rossby 波列,其                       特征及其对应的强迫源,利用南部关键区 R6 的时
             200 hPa 高度异常场(图略)与 500 hPa 相似,表明该                  间序列对波活动作用通量(Takaya,2001)的水平分
             波列具有正压的垂直结构。另一支波列位于低纬                              量(TNF)及其散度(TN-div)进行回归分析。由图 6
             度地区,阿拉伯海北部为异常的反气旋性环流,由                             可知,副热带北大西洋和热带北大西洋均存在波能
             于该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因此该反气旋只在对流层                             辐散中心,即大西洋地区存在两个强迫源,其激发
             中低层以上存在。在北大西洋上空,高度异常场呈                             的向下游传播的能量路径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
             现由南向北的“负-正-负”的波列特征,中纬度北大                           路径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热带北大西洋的能量向北
             西洋上空的反气旋性环流和格陵兰岛上空的气旋                              输送,与副热带北大西洋的能量汇合后自西向东频
             性环流系统间的偏西气流增强,有利于北大西洋急                             散,其在 50°N-65°N之间的传播路径较为平直,与
             流增强,进而增加大西洋向欧亚大陆的水汽输送。                             EU 波列近乎一致,TNF 于里海北部转向东南传播,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