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6

高     原      气     象                                 41 卷
              4
             级环流增强了上升运动和孟加拉湾向高原中东部                              and Wu,2009;Lin et al,2013;Yang et al,2014)。
             的 水 汽 输 送 ,使 该 地 区 降 水 增 强(Bao and You,            自 2002 年以来,高原表面风速距平出现了增长趋
             2019)。El Niño 发展年夏季,印缅季风槽的异常加                      势。有研究指出,这种增长趋势可能受东亚地区环
             深抑制了向高原西南部的水汽输送,使得高原西南                             流异常影响(Yang et al,2014)。此外,高原表面风
             部降水减弱(Hu et al,2021)。                              速变化还具有如下两个特征:随着海拔升高,风速
                  年代际尺度上,高原夏季平均降水距平在 20                         变化增强,这表明风速变化主要是由高空风场变化
             世纪 90 年代中期出现了由负位相向正位相的年代                           信号下传到边界层内造成的;在日循环和季节循环
             际转折。上述增湿变化主要是由北大西洋海温异                              尺度上,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未体现出来,说
             常所激发的大气定常波以及“丝绸之路遥相关”波                             明高原风速变化受控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调控
             列传播到高原上空,产生反气旋环流异常,削弱了                            (Lin et al,2013;Yang et al,2014)。
             高原中东部向外的水汽输送,加强了南亚季风区向                                 基于站点资料计算的 1961 年以来高原东部的
             高原内部的水汽输送,增强高原中东部降水造成的                             表面风速距平变化结果(图 3)与前期相关工作的结
             (Zhou et al,2019;Sun et al,2020;Han et al,2021)。   论基本一致(Lin et al,2013;Yang et al,2014)。具
             对年平均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而言,1961-2010 年的                        体表现为,20 世纪 60~70 年代中期,地表风速距平
             高原年平均降水在 1965 年、1977 年和 1995 年出现                   持续增强,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2002 年,持续降
             了三次年代际尺度的突变并以此划分为四个阶段:                             低。但自2002年以来,地表风速距平出现了显著增
                                                                                             -1
                                                                                                     -1
             1961-1964年,以平均速率为 13. 35 mm·a 的迅速                  强的趋势,具体数值为 0. 12 m·s ·(10a) ,且通过
                                                    -1
             增加阶段;1965-1976 年,以平均速率为 1. 937                     了 99% 的显著性检验。考虑到北大西洋海温异常
                   -1
             mm·a 的缓慢增加阶段;1977-1994 年,以平均速                      多年代际振荡(AMO)对高原气候具有显著影响
             率为-1. 31 mm·a 的微弱减缓阶段;1995-2010                   (Sun et al,2020;Zhang et al,2020),因此,我们探
                              -1
                                          -1
             年,以平均速率为 0. 572 mm·a 的微弱上升阶段                       讨了 AMO 与高原表面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
             (徐丽娇等,2019)。                                       明 ,AMO 指 数(https://psl. noaa. gov/data/time‐
                  高原的持续增暖加速了水循环过程,从而显著                          series/AMO/,Enfield et al,2001)与高原表面风速
             影响“亚洲水塔”的水资源补给。目前,有工作基于                            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 74。这
             高原内部水循环和大尺度水汽输送异常两个物理                              为进一步研究 AMO 影响高原风速年代际变化的物
             过程来探究高原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从年平均降水增长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除青海和
             高原东部外,其余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尤以高原
             南部增加幅度最大,约为 10. 2%(马晓波和胡泽勇,
             2005)。夏季,高原西部持续性的增暖以及冰川消
             融导致的湖泊扩展促进了局地蒸发,加速了水循环
             以及印度洋向高原东南部的水汽输送持续性减弱,
             使得高原西部降水增长和东部降水减弱,同时,高
             原西部降水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潜热释放,促进了
             向高原西部的水汽输送,形成正反馈(He et al,                          图 3  1961-2017年青藏高原观测站点平均的年平均表面
             2021)。此外,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南亚夏                      风速距平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多年代际振荡(AMO)指数
             季风爆发偏早,加强了由孟加拉湾向高原的水汽输                                 Fig 3  Time series of anomalous annual mean site
             送 及 初 夏 降 水(Zhang et al,2017;许 建 伟 等 ,                    observational surface wind speed and AMO
             2020)。                                                           index during 1961-2017
             2. 4  青藏高原表面风速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综述                              为分析 2002-2020 年高原表面风速增强趋势
                  青藏高原表面风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年代际                           的具体原因,基于 ERA-5 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高空
             尺度上。其中,20 世纪 70 年代至 21 世纪 00 年代,                   250 hPa 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纬向偏差场
             中高纬度地区持续增暖减弱了高原与该地区的经                              与风场趋势(图 4 和图 5)。结果显示,高空 250 hPa
             向热力梯度,根据热成风适应理论,高空风场减                              的环流异常主要表现为由北大西洋传向青藏高原
             弱,通过动量下传,高原表面风速持续下降(Duan                           的大气波列,并在高原上形成低压异常,出现西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