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
P. 3
第 41 卷 第 1 期 高 原 气 象 Vol. 41 No. 1
2022 年 2 月 PLATEAU METEOROLOGY February,2022
杨耀先,胡泽勇,路富全,等,2022. 青藏高原近 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 高原气象,41(1):1-10. YANG
Yaoxian,HU Zeyong,LU Fuquan,et al,2022. Progress of Recent 60 Years’Climate Change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 Plateau Meteorology,41(1):1-10.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117.
青藏高原近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
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
杨耀先 1,2 ,胡泽勇 1,2 ,路富全 1,2,3 ,蔡 英 ,于海鹏 1,2 ,
郭瑞霞 1,2 ,付春伟 1,2,3 ,樊威伟 1,2,3 ,吴 笛 1,2,3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西藏 那曲 85200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作为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下称高原)气候变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
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原表面增暖、辐射变化、降水的多尺度变率、表面风速及环境变化方面回
顾了高原近 60 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物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再分析和台站观测资料讨论
了近 10 余年来高原表面温度和风速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最后,就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
题进行了梳理与展望。研究表明:(1)相较于北半球增暖,高原增暖发生时间早,增温速率大。海拔依
赖型增暖和年代际大气增湿导致晴空向下长波辐射的增强是高原表面增暖的主要原因。近 10 余年来,
高原东部地区表面温度主要以年际变化为主。(2)受持续增暖和年际、年代际尺度的海温与大气环流异常
影响,高原不同季节和区域的降水呈现出多尺度变化特征。(3)在高原与中高纬度地区增暖的经向差异
及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影响下,高原表面风速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显著。(4)高原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湖
泊扩张、多年冻土退化、植被返青期总体提前;受高原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高原西部冰川趋于稳定甚至部分恢复,而东南部地区冰川持续退缩;夏季风系统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对
高原植被生长和返青期的时空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不同季节和区域表面温度和风速变化的机理
研究和数值模拟需进一步深化;提高气候模式对高原温度和降水的模拟性能仍是重要研究内容;高原高
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拟与资料同化的研究亟待加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环境影响
文章编号:1000-0534(2022)01-0001-10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7522/j. issn. 1000-0534. 2021. 00117
1 引言 and Scherer,2016)。由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地表
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因此,在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以其独特的大地形和强
高原持续增暖的背景下,地表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
烈的非绝热加热显著影响着亚洲季风系统和北半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过程,一直以来备受科学
球大气环流。同时,高原作为长江、黄河、印度
河、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全球能量水分 界的关注(马耀明等,2014;丁一汇,2018;朴世龙
循环的关键区,又被誉为“亚洲水塔”(Xu et al, 等,2019)。近几十年来,高原气候系统的显著变
2008;Immerzeel et al,2010;Yao et al,2012;Curio 化主要表现为表面增暖、降水的多尺度变化和表面
收稿日期:2021⁃07⁃21;定稿日期:2022⁃01⁃23
资助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2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
专项(XDA200601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1)
作者简介:杨耀先(1988-),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后,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和陆面过程研究.E-mail:yangyaoxian@nieer.ac.cn
通信作者:胡泽勇(1965-),男,山西五台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陆面过程和气候变化研究.E-mail:zyhu@lz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