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高原气象》2021年第5期
P. 242
5 期 朱浩楠等:基于遥感和数值模拟的重庆海绵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1203
分别在研究全球和欧洲的城市热岛效应时,基于 影响,不仅应当对海绵城市建成前后的热岛效应进
CCA计算了城市和郊区的平均温度差异,从而构建 行纵向对比,还应将其与采用传统城市规划的地区
了较为合理的热岛强度指数;王靓等(2015)同样利 进行横向比较。重庆市悦来新城在 2011 年的重庆
用 CCA 提取了北京市的主要城建区范围,并以此 市城乡总体规划中,被定义为“两江现代国际商务
对当地 2005-2014 年热岛强度时空格局展开了深 中心”并开始大规模建设,同时也是国内首批海绵
入分析。 城市试点单位之一。因此,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以
数 值 模 拟 也 是 研 究 热 岛 效 应 的 常 用 方 法 。 悦来新城为研究对象,将其与采用传统城市规划的
Zhang et al(2017)利用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新建城区—重庆市龙兴镇和采用传统城市规划的
Forecasting)模式对俄克拉荷马的城市热岛效应进 老城区—重庆市观音桥商圈进行对比;同时结合多
行模拟分析,通过与实际观测对比,认为模式能较 尺度数值模拟,在悦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敏感
好地模拟城市对局地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 性试验,从而实现对海绵城市热岛效应的综合性、
影响。Chen et al(2011)总结了近年来数值模式在 系统性评估,以期对该研究领域进行补充。
城市气象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认为针对城市气象 2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中的多尺度特征,应将不同尺度数值模式进行耦合
使用。Chen et al(2014)及 Zhang(2007)分别利用耦 2. 1 遥感资料
合了城市冠层模型的 WRF 模式和 RAMS 模式对中 地 表 温 度 遥 感 数 据 使 用 了 2004 -2017 年 的
国杭州和重庆进行了热岛效应模拟,结果表明耦合 MODIS 8 日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空间分辨率为
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出热岛效应的时空特征。Tian 1 km,并以热岛强度最明显的夏季作为研究时间
et al(2017)通过将全球尺度(25 km)模式模拟结果, 段。由于重庆市常年多云雾,造成资料很多缺测,
降尺度至中尺度(1 km)和城市尺度(100 m),从而 因此参照 Crosson et al(2012)的研究,将 TERRA 星
为 城 市 规 划 和 设 计 提 供 多 尺 度 数 值 模 拟 服 务 ; 数据(MOD11A2)和 AQUA 星数据(MYD11A2)进
Fang et al(2004)通过耦合区域微尺度模式、城市微 行结合。具体做法为以 MYD11A2 为基准数据,逐
尺度模式和城市次网格模式,搭建了多尺度数值模 点计算与 MOD11A2 的多年夏季平均值之差;而在
式系统,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通风廊道设计等工 后续数据处理中遇到每一个 MYD11A2数据缺测像
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元时,都用 MOD11A2 对应点的像元值加上气候差
众多研究表明,城市热岛强度主要受下垫面规 异做替换,从而完成缺测数据填补。
划、人类活动强度、气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 地形高度数据使用了 NASA 根据航天干涉成
而其中下垫面条件可通过调整建设模式而改变(朱 像雷达技术制作的 SRTM1数据,空间分辨率 30 m。
玲等,2018),因此是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方法。 土地利用数据使用了清华大学基于 Landsat Themat‐
海绵城市是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水危机提出的生态 ic Mapper 和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数据制
化、低影响化城市建设模式,通过规划大量绿地设 作 的 ,FROM-GLC 土 地 利 用 数 据(Gong et al,
施及使用透水性较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城市发展对 2013),时间基点为2017年,空间分辨率30 m。
水文环境的干扰(仇保兴,2015)。同时,海绵城市 2. 2 城市热岛定义
的绿地规划作为下垫面“冷源”还能对降低城市热 计算城市热岛强度的关键在确定城市和郊区。
岛效应起到重要作用(束方勇,2017)。朱玲等 根据图 1[该图及其文中涉及包含国界、省界的地图
(2018)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了贵安新区的热岛强度, 是基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图服务的审
认为海绵城市规划中的水体将有利于城市降温、增 图号为 GS(2019)1719号-甲测资字 1100471的中国
湿、加强空气流通、改变局地微气象条件。宋雯雯 地图(世界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可知,由于重
等(2018)利用 MODIS 遥感数据分析了遂宁市的城 庆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复杂,地表形态以山地、丘
市热岛,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遂宁市主城区的 陵为主(姜平等,2019),仅凭人工经验判断城市区
绿地面积、水域面积,使城市建设更加合理,一定 域势必造成较大误差,因此本研究通过城市聚类法
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热岛现象。 结合地形高度完成对城市和郊区的定义。城市聚
然而,当前相关领域对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针 类法(City Cluster Algorithm,CCA)是由 Rozenfeld
对其内涝防治效果,对其热岛减缓效果的研究依然 et al(2008)提出的一种快速划分城市与郊区的方
较少。充分了解海绵城市规划对城市热岛带来的 法,类似火灾蔓延模拟。它通过选择初始“着火